-
李潇1,乔宠1,李艳君2,杨清1,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教研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教务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办公室).基于CBM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王成燕1,2,马路平2,邹泓1,2,金珊1,2,王宁1,2,李曼1,2,孟莲2,张瑞1,闫红娟2,郁晓丹2,庞丽娟1,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4A 数字化形态学教学平台和智慧树平台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何晓磊,冯小玮(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研室).多模态视域下高职医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钱佳佳1,浦元臻1,赵佩茹1,蔡任2,王尊1,王磊1,王凭1,张洪兵1(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教研室;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基于“三位一体”的康复治疗学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刘墩秀1,孔令娜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罗自强1,冯丹丹1,秦晓群1,黄菊芳2,胡长平3,李家大2,熊鲲1,何海伦2,黎明1,李芳1,曾小敏4,史静琤4,程岩5(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南大学生命科学院;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研究生“医学科研设计”慕课建设与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时梅林1,谢懿1,卫静1,谢晓萱1,韩岩铭1,徐璇1,崔灏1,董玉霖1,于孟2(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PET-CT设备结构认知与故障分析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高金霞1,李秀元2,孙立新3,刘凤海1,牛莹莹1,关红军1,杨凤华1,杨勇1,李晓霞1(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牡丹江医学院教务处).“健康中国”视域下以课程为切入点的精准教育模式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叶玲,吴新炜(海军军医大学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中心外语教研室).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导向的英语学习共同体构建 ——基于教学管理模式新思维的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李婧欢1,肖遥2,谢朗3(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人工智能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应用现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徐好1,金瑛2,张子贤1,魏莱1,汪晨1,朱可嘉1(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人员呼吸机警报管理培训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张明杰1,2,张丹丹3,2,常青2,王晓雪2,白雪2,姚达2,杨加鹏1,田忠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教研室—第十普通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毕业后培训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教研室).基于Gibbs反思循环模式的腹腔镜模拟培训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冯俐(川北医学院网络与信息化中心).从影视制作的角度看摄制讲授型医学微课[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3期
-
王运武1,王永忠2,王藤藤1,姜松雪1,李雪婷1(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元宇宙的起源、发展及教育意蕴[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翟嵩,李亚萍,王媛,李梅,潘国英,贾晓黎,党双锁(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基于雨课堂的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贾颜1,2,侯建成2,王柳行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医药学院).“新医科”背景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优化路径[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刘畅1,陈连山1,董佳1,李东辉1,李玉赜1,吉丽君2(锦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锦州医科大学图书馆).混合式教学开展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以辽宁省两所地方高校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王苗1,孔静1,刘阳2,赵海凤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普通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手术室).手术室虚拟仿真系统在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马亚琴,赵磊(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印度推进数字教育的动因、措施及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耿彧1,许薇2(锦州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工程学院;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基于专业核心能力提升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张翠平,徐碧林,夏娟,朱近悦,沙雯君,雷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内科学教研室内分泌科).移动学习在体格检查(心肺部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李林璐1,唐晓鸿2,赵永锋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超声科;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技能中心).模拟医学教育在产前超声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徐阳婷1,蒋佳伶1,邓静2,暨明3,罗自强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不同线上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分析 ——以“生理学”课程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孙洪艳,潘宏(西南医科大学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基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的混合学习参与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江平(河北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基于OBE理念的医学基础课逆向设计 ——以加拿大英属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高雪,秦加阳,马运琪,张浩,高政权(滨州医学院药学院).基于大学生个性特征探讨混合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
周继芳1,朱德超1,杨文鹏2(成都医学院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工科大学生培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