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郭晨龙1,2,赵旭阳3,郑海燕4,梁锡宁1,2(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吉林大学;上海大学).一种基于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的红外图像去噪[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史漫丽,凌龙,吴南,原娜(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基于自适应Gabor滤波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赵志军1,2,3,许方宇1,3,魏超群4,杨昆4(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昆明物理研究所).红外整层大气透过率测量方法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潘武,闫彦君,沈大俊(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基于类电磁诱导透明的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性能分析[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郭广廓1,王振兴2,崔双龙2,孙晓刚2,邢键3(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基于梯度投影法的火焰温度测量技术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李婵飞,邓奕(汉口学院).利用YCbCr和SWT实现彩色图像融合[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吴建宁1,石满红2,兴志3(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工程系;安徽科技学院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非抽样双树复小波变换幅值相位信息的图像去噪算法[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朱芳1,刘卫2(安徽新华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基于自适应PCNN模型的四元数小波域图像融合算法[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韩团军,尹继武(陕西理工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一种鲁棒的自适应更新策略的弹载计算机红外目标跟踪算法[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杨敏珠1,2,邹曜璞2,韩昌佩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矢量量化与线性预测的干涉图分段无损压缩[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万安军1,林玉明2,赵勋杰1(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朝阳广播电视大学).位测量轮廓术中相位-高度映射系统标定的研究现状[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单奕铭1,2,程涛2,李英骏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光弹材料应力与红外辐射关系的实验验证[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赵恒1,2,常乐1,李廷涛1,吴永祥1,赵学峰1,李晓峰1,2(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多碱光电阴极的Cs-O激活技术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杨晔1,2,倪小兵1,2,延波1,2,智强1,2,李军国1,2(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昆明物理研究所).像增强器阴极脉冲与屏极亮度稳定性关系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韩蓬磊,聂雪莲(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记忆合金制冷器自调机构的设计[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林占文,韩福忠,耿松,李雄军,史琪,王海澎,王向前,蒋俊(昆明物理研究所).长波碲镉汞材料表面的氢化处理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韩强1,孙娟1,2,张宏坤1,苏雷1,2,吴红梅1,何浚1,2(昆明北方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物理研究所).单手握持便携式热像仪的人体工学设计[J].红外技术,2018,第7期
  • 车凯,向郑涛,陈宇峰,吕坚,周云(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改进Fast R-CNN的红外图像行人检测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6期
  • 张旭,郭腾霄,杨柳,丁学全,曹树亚(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近红外TDLAS检测技术的甲烷浓度场重建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6期
  • 吴刚1,2,唐利斌1,2,郝群1,张玉平2,李汝劼2,3,潘峰4,杨艳波3,刘树平5,韩福忠2(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昆明物理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非制冷太赫兹成像探测技术研究进展[J].红外技术,2018,第6期
  • 袁丽华,汪江飞,朱争光,耿敏君(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表面裂纹的红外热像显微检测[J].红外技术,2018,第6期
  • 王晗,王阿川(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基于谱间预测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压缩感知重构算法[J].红外技术,2018,第6期
  • 张鹏,韩顺利,韩强,董杰,吴寅初,吴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电子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快速测试方法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6期
  • 张小燕(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DSP的多光谱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红外技术,2018,第6期
  • 张悦,牛春晖,李晓英,张巧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10.6mm激光对锑化铟红外探测器的热损伤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6期
  • 杨栋1,2,曹耀心1,2,李建1,2,薛芬芬1,2,宋敏敏1,2(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红外探测技术研发中心).机载红外诱饵分离特性仿真研究[J].红外技术,2018,第6期
  • 张林,杨立,寇蔚,范春利(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基于一维加权法的交界面边界形状识别[J].红外技术,2018,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