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豪(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网络民族主义发展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李朋鹏(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交媒体中的女性情绪与行为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冯运生(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原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杨娟,连水兴(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纪录片《台湾·1945》的传播价值探析[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黄宁,耿鹤鸣(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歌仔戏电影:戏影联动间的闽台文缘[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刘国杰,王安阳(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认知重构与效能提升[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李倩岚,江言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航天新闻对外传播的叙事创新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叶金珠(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公共危机下数字新闻话语实践与社会韧性构建[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吴一炜,李杨,朱丽君,林芝(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不同媒介使用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基于148市3993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李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全媒体中心).人工智能时代AI虚拟主播与传统播音主持融合发展趋势探讨[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涂晴(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亚文化的识解与牵引: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粉丝话语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李韵林,杜红(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粉丝文化的风险论析[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龚书景(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从重新嵌入到价值引领:非遗文化类短视频的创作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彭书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媒介的货币:空间转换中的货币意义流变及启示[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董航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窗口、源泉与乡愁:可持续乡村传播——基于53篇村BA报道的媒体议程分析[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张潇,张杰(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社交媒体记忆实践路径研究——基于“汶川大地震”微博文本的社会网络分析[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江叔维(福建人民出版社).基于电子书稿的传统出版数字化路径探析[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林舒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基于气味景观视角的乡村文旅融合营造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袁维焰(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写作特点研究——基于“真实故事计划”文章的文本分析[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黄子婷(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明星的媒介形象建构与传播[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陈舟玲(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媒体融合对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的影响[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张经武,王雯(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建恒业影业出品影片的工业美学[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孙彦凤,郭玉真(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历史回溯、文化认同与发展路径:地缘学视域下的福建电影[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史震烁(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认知、认可与认同:中华饮食文化对外传播模式探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田彩云,吴晓东(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宣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研究——以《毛南之歌》为例[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尤思敏(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沙海之上:敦煌和威尼斯》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黄秀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舆情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12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徐新浩(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建构——以《人民日报》南京大屠杀相关报道(1949-2022)为例[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韩莹花(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农村留守儿童媒介接触对亲子关系影响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
蔡坤辉(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五○五台).TS-03C中波发射机电源电路工作原理剖析与故障维修[J].东南传播,2023,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