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宝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产业振兴中的中西部高等教育功能定位深探[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2期
-
代玉1,刘超2(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深隐的源流:近代中国大学之欧陆影响源探微 ——以“巴黎情结”为视点[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2期
-
靳玉乐1,何云峰2,龙宝新3,廖婧茜3,倪静4(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四川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笔谈: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攻坚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2期
-
申超1,赵晓雁2(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英语世界中的“导师”概念及其职责辨析 ——兼论中西方“导师”用语及其职责的差别与当代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2期
-
王飞(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慢科研”:内涵、意义与生成机理[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1期
-
赵祥辉,王洪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典型模式、特征与启示 ——以柏林洪堡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为考察中心[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1期
-
柯文涛1,李子华2,1(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再论爱弥儿是谁[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1期
-
张薇1,刘峻杉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庄子》中“德”的关联性诠释及教育价值挖掘[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1期
-
马宝娟(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卡莱尔的文人英雄及其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启示 ——《英雄和英雄崇拜》第五部分的分析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1期
-
金燕1,彭泽平1,2(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留美生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共同体缔造 ——以中国斐陶斐励学会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1期
-
王坤庆,李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尼采自然主义教育观辨正 ——兼与卢梭的比较[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1期
-
司凯航,吴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微证书课程与高等教育领域知识生产间的逻辑矛盾及现实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1期
-
余小茅,杨丽(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的魅力 ——基于文本学解读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1期
-
莫玉婉,刘宝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主动学习何以在大班教学中实现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