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雨.红土地2020之七[J].开放时代,2022,第2期
-
(开放时代杂志社).公示[J].开放时代,2022,第2期
-
马丹丹(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经济/社会的文类显现与衰退 ——回顾格尔茨在爪哇、巴厘岛的早期田野调查[J].开放时代,2022,第2期
-
肖文明(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文艺与政治* ——现代性视野下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再阐释[J].开放时代,2022,第2期
-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文明终结与世界帝国 ——如何理解中国崛起面对的全球秩序[J].开放时代,2022,第2期
-
格雷厄姆·默多克(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学系).对抗的联结:大流行病与平台资本主义[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郭建斌1,杨立权2(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藏缅走廊”刍议[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何明(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科性学术”与“问题性学术”的张力及其消解 ——学术研究的建制化、去建制化与再建制化[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科之术与问题之学[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徐俊忠(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关于从“学科性学术”到“问题性学术”的思考[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张跃国(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生成条件[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于田野与对话间思考“问题” ——以性/别为例[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高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反思二战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重心转移 ——从一般均衡理论到“新微观理论”[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孙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把藩篱变成翅膀 ——谈谈问题学术的边界[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研究的学科化问题[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别太在意通向何处[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蔡翔(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动力来自哪里[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李希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关新闻学学科建设的五点思考[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冯乃希(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近世、帝制晚期,抑或早期现代? ——中外明清文史研究中的学科与问题[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调整经验的视角[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肖瑛(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内外之间:问题性学术的关键[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孙江(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全球本土化的中国研究[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麻国庆(中央民族大学).以问推学:超域与世界单位[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综合农协研究组).烟台探索[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
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论殡葬改革[J].开放时代,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