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慧慧1,2,3,张树良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面向开放创新的基础研究评估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第8期
  • 武学超(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科研再现性危机:行为表现、内生逻辑及治理路径[J].科学学研究,2022,第8期
  • 袁敏1,秦佳良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外贸依存度、银行主导融资与科技自立自强[J].科学学研究,2022,第8期
  • 杨建君,谷磊,王佳奇,邓程(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记忆、外部知识搜寻与新产品创新性[J].科学学研究,2022,第8期
  • 冯军政1,王海军2,周丹3,金姝彤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浙江财经天学工商管理学院).数字平台架构与整合能力的价值创造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孟庆时1,2,余江3,4,陈凤4(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深度数字化条件下的突破性创新机遇与挑战[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宋艳,陈琳,李琴,何嘉欣,汪悦(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感知、信任与公众参与[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熊勇清1,熊祯1,吴敬静2(中南大学;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生产和消费环节的“非补贴型”政策孰优孰劣?——基于新能源车企研发投入促进效果视角[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缪沁男,魏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数字化功能、平台策略与市场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杨博文(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科技伦理与安全审查的内在理路与二元结构——以《生物安全法》为中心展开[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顾超(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科学史视域下的原始创新:以高温超导研究为例[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蒋启蒙,朱雪忠(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石永东1,蓝雅1,刘榆潇1,卫武2,贺远琼3(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宽容的创业文化对再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王业静,刘勇,单鹏(江南大学商学院).创业导向对企业战略重心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李奎1,杜丹2(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R&D补贴分配的“马太效应”及其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刘宏笪(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双循环格局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陈光(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科技规划事前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探索[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杨振兵1,郝春燕1,赵梓伊2(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工业部门节能技术选择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张建清1,2,龚恩泽1,赵雅婷2(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对外贸易是否促进了中部地区集约化增长?[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朱容辉,刘树林(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金奖专利的发明者团队构建规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刚翠翠1,胡海青1,李娟伟2(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语言文化多样性与技术创新:两阶段价值链视角[J].科学学研究,2022,第7期
  • 陈玉娇,宋铁波,黄键斌(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数字化转型:“随行就市”还是“入乡随俗”?——基于制度理论和认知理论的决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第6期
  • 张鑫宇1,张明志2,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所).要素错配、自主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科学学研究,2022,第6期
  • 侯光文,刘青青(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网络权力与创新绩效:基于企业数字化能力视角[J].科学学研究,2022,第6期
  • 苏屹,曹铮(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第6期
  • 柳卸林1,杨培培2,3,王倩1(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创新发展的第四种力量[J].科学学研究,2022,第6期
  • 张昕蔚1,2,刘刚2(南开大学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机制研究——基于对中国智能安防产业创新网络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22,第6期
  • 方齐1,2,谢洪明3(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州大学管理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供给与政策协调的组态效应[J].科学学研究,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