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蒋向艳(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含蓄还是比兴? ——朱利安“间接书写”传统的再考察与校正[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王延鹏(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变格与定法: 万树《香胆词》与《词律》关系发覆[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刘深1,沙先一2(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清词自度曲的创作方式与音乐、文本的双重形态[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冯伟(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从符号学到现象学: 欧美剧场表演研究基本方法的确立[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陈国安(苏州大学文学院;苏州城市学院文学与传播系).论梅村词的开拓与清代学人之词的奠基[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陈华菲1,肖明文2(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跨学科视野下文学和舞蹈的比较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彭英龙(暨南大学文学院).气韵与移情 ——中日现代美学史的一个议题[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杜心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土”实践与话语规划 ——对20世纪90年代外国文学研究论争的再探讨[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袁源(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气候变化批评: 一种建构世界文学史的理论视角[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顾明栋(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为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论诠释的开放性与文本表意逻辑[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夏中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释“神韵”: 钱锺书的诗贵清远说 ——古典今释的地缘语境[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吴炫,蔡甜甜,闫淑(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华生命力美学的问题之思①[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张进(兰州大学文学院).论幽暗生态学及其美学维度[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李昕(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世纪文学状况与中国文艺理论的当代创新”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3期
  • 夏朋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论明代文章总集对“传”体的接受和辨析[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王廷法(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晚明禅林诗禅关系的重构与援儒入禅的诗学转向: 以吹万广真为中心[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李牧(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反艺术还原论: 论保罗·克劳瑟的后分析现象学美学及其延伸[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庄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诗言志”与“文以载道”论辩的历史审度 ——周作人散文理论批评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高小康(汕头大学文学院).艺术史书写: 从经典到活的历史[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汤拥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真理与新实用主义的阐释学 ——以罗蒂对戴维森的解读为中心[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马骁远(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后现代状态下的胡塞尔与康德 ——利奥塔论审美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马大康1,王正中2(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符号结构与感觉重构[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殷曼楟(南京大学哲学系、艺术学院;南京大学当代智能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直接知觉论冲击下的图像再现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吴诗琪(复旦大学中文系).竞速政治与时空演变: 论保罗·维利里奥的后勤学空间理论[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池雷鸣(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华侨外语写作与文学史“再”重写[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罗紫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论民初小说批评话语中的“自述”与写实[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赵霞(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从“可知的儿童”到“难解的童年” ——论儿童问题与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演进[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安静(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从符号化的意向性通向艺术符号学的哲学向度: 归纳认知视域下的赝品问题再探[J].文艺理论研究,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