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洋1,袁柏顺1,2(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对地区腐败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何兰萍(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大数据视角下灾害治理的整合性逻辑[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张兰1,李红权2(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智能算法应用下腐败治理的变革、价值隐忧与效果提升路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余南平,栾心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元宇宙: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权力重构与挑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张兵,张沐颖(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GIS的招投标腐败空间特征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于京东(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消失的边界?——元宇宙与数字时代的技术-地缘政治学[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孙宇飞,杨雪冬(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地方治理的“能力空间”与疫情防控压力的传导变异——基于地方疫情防控政策的实证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何雪松,张道林(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被激活的共同体:疫情期的社区互助、志愿与情景性团结[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丁汉青,韩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事件与传播:网络暴力事件传播力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49例网络暴力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QCA)[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刘念1,朱婧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谁掀动了网络情绪? ——网络舆情中愤怒情绪传播的关键节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周裕琼,谢奋,龚宝发(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家庭祖孙三代的老化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老龄化传播视角的初次尝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陈旭光1,刘祎祎1,2(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新主流”视域下中国电影的类型创新与工业美学探索 ——以《长津湖》与《长津湖之水门桥》为个案[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王敏芝,李怡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数字化生存:“数字移民”的社会适应与媒介支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周宣丰,闫培香(广东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中国”的文化政治 ——从“翻译方向”的优劣之辩谈开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徐杰,吴坚,刘建达,张迎宝(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语言学人才培养:优势与挑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韩振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公共阐释的哲学本体论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谷鹏飞(西北大学文学院).公共空间的三大类型与三种阐释范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李宇明1,屈哨兵2(北京语言大学;广州大学).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和语言服务的对话[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李俏梅(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城市作为“自然”与“世界” ——论黄灿然的城市诗写作[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王丽娟(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论张岱对《水浒传》的接受[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涂晴1,2,丁建新1(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沃尔夫的型式、点、联结与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孙士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当代与经验:“公共阐释论”的方法论视域[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近二十年间《红楼梦》研究的观察和思考 ——以其间出版的论著为中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刘建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外语人才培养及创新模式构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解传博(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空无”的意义:罗兰·巴特符号学思想[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纪德君(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三国演义》历史观论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周粟(南京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去悖论叙事:新主流电影中叙事的“第三种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王莹雪,陶东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倾听沉默的“创伤之地” ——《广岛之恋》中创伤经验的空间建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徐杰(澳门大学人文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语言学人才培养改革的若干设想[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