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敏1,2,3,4,张惠强4,廖芬4,熊德兵4,赵国飞4(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考虑降雨滞后效应的八字门滑坡位移预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刘海明1,卢昊正1,南敢1,王忠伟2,梁瑞1,丁文云3(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保(山)施(甸)高速公路投资开发责任公司;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黏度时变性的Herschel-Bulkley流体劈裂注浆扩散特性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夏锐1,李铁1,张景发2,田云锋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于SBAS-InSAR技术的M矿区沉降监测与建筑群安全性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马鹏辉1,2,3,彭建兵1,2,3(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论黄土地质灾害链(二)[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汪怡1,梁龙1,孙延忠2,宫阿都1,刘颖慧1,陈云浩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洪涝灾害风险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李翠华,刘苗苗,彭卫兵,朱志翔(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弯桥偏位和爬移典型案例和机理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何原荣1,2,王晓荣1,柴春芳1,余德清2,郑渊茂1,2,李栋坤1(厦门理工学院数字福建自然灾害监测大数据研究所;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NPP-VIIRS夜光遥感的洪水灾损评估及可视化[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寇佳亮1,2,张卓越1,景国强1,周恒3(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氯盐-干湿侵蚀下高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强度衰减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姬兴杰1,丁亚磊2,李凤秀1,刘美3(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郑州大学化学学院).不同重现期下河南洛河上游暴雨山洪灾害风险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杨庆山,左有嘉,回忆,田村幸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龙卷风导致高速列车倾覆风险评估与管理[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马磊1,2,冉武平1,李钰2,刘健2,胡智轩2,王守玲3(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干旱荒漠区公路工程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塔城地区公路管理局).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平原公路风吹雪雪阻危险度评价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崔利富1,孙建刚1,吕远2,程丽华3(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省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储液晃动对卧式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田述军,伍文洽,谭超(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基于泥石流风险的山区聚落适灾能力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蒋吉清1,章亦然2,董北北2,陈春来1,魏纲1,丁亮2(浙大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地铁隧道整体道床轨道脱空对车轨振动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周强,余天昀,陈东,肖晖,赵文洋(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基于IDA的西藏典型单层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蔡金豆1,兰景岩1,2,史庆旗1(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地下隧道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及反应谱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常晁瑜1,2,薄景山1,2,乔峰2,段玉石1,2,张毅毅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防灾科技学院).地震动强度对黄土地震滑坡后壁形态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王延伟,汪祚赚,马美帅,赵庆旭(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地震预警中地震动周期参数的快速估算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王国波1,巴峰2,王垚1,谢伟平2(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考虑场地-城市效应的复杂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响应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3期
-
罗慧1,2,刘杰3,徐军昶4,王丽4,唐智亿5,索高盈6(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中国气象局秦岭气溶胶与云微物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市气象局;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办公室).基于熵权法的秦岭区域农村社区气候韧性评价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2期
-
张玉红1,闫浩2(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二大地测量队).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的遥感监测[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2期
-
郑美霞1,刘玲2(江西省减灾备灾中心;江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2011-2020年江西省自然灾害灾情时空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2期
-
熊进刚1,2,王雨辰1,胡淑军1,2,蓝钦宇1(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省近零能耗建筑工程实验室).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屈曲约束支撑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2期
-
夏雪,金勇根,段和平,周洁晨(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江西省雷灾灾情和闪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灾情等级划分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2期
-
周强,陈东,肖晖,余天昀,赵文洋(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下典型村镇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2期
-
戴必辉1,2,陶忠2,3,Wahab2,裴玉磊2,黄荣贵2,燕钊2(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省抗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蒗5.5级地震农房震害调查与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2期
-
马鹏辉1,2,3,彭建兵1,2,3(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论黄土地质灾害链(一)[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2期
-
陈煜1,2,杨剑1,段忠东1,2,吴甜甜1,欧进萍1,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圳市土木工程智能结构系统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台风危险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2期
-
吴翰1,2,汪明1,2,刘凯3,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汶川地震重灾区恢复状态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