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杜晔,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个益、互益到共益:骨干居民的身份建构与基层“公共性”的成长[J].学习与实践,2023,第7期
  • 李扬1,张廷国2(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唯物史观内蕴的目的论及其革命性超越[J].学习与实践,2023,第7期
  • 王毅杰1,孙旌程2(河海大学).造血式扎根:企业社区参与的驱动因素与现实路径[J].学习与实践,2023,第7期
  • 《学习与实践》编辑部.稿约[J].学习与实践,2023,第7期
  • 刘建1,吴理财2(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农民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明的重建[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薛美琴1,马超峰2(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乡村社会研究中心).在地性整合:社会组织立体式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武文颖,王鑫.数字身份构建的伦理困境及其超越[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王阳1,2,3,吴蓉1(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治理性融合与都市腹地乡村的振兴逻辑——基于沪郊乡村振兴经验的思考[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郭琲楠,魏成龙.金融科技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刘继同.现代社会健康保险财政学的概念框架与范围内容[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曹胜亮,杨怡然.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王干1,2,蔡相辉2(华中科技大学人权法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展现与传播: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人民性[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吴宏政,张冬艾.世界历史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唯物史观原理[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夏庆锋.网络空间社交账户的可继承性分析[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舒洪磊,沈荟.以“家”为媒:基层的生活化治理实践——以结对治理模式为例[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段宏磊1,2,沈斌3(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湖北经济法律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数字经济领域平台服务互操作性的实现路径与立法回应[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学习与实践》编辑部(《学习与实践》编辑部).稿约[J].学习与实践,2023,第6期
  • 付茜茜(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新国潮:消费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潮流形态[J].学习与实践,2023,第5期
  • 胡鹏辉,任敏,严艺文(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重建熟悉关系:“五社联动”中专业社工参与乡村治理何以可为* ——基于Q县H村项目实践案例的探究[J].学习与实践,2023,第5期
  • 徐选国1,秦莲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制度赋能与专业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工作发展的双重动力[J].学习与实践,2023,第5期
  • 阙天舒1,2,方彪1,3(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基于“政治性议题”的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J].学习与实践,2023,第5期
  • 张伟,康敏(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技术治理视角下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逻辑、风险与防范[J].学习与实践,2023,第5期
  • 刘超1,2,3,邓琼4(华侨大学法学院;华侨大学教育研究基地(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华侨大学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自然保护地社区治理机制的逻辑与构造[J].学习与实践,2023,第5期
  • 阮睿颖,余永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借鉴、生态反思和实践创新[J].学习与实践,2023,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