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祥1,孙剑艺2(济宁学院中文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关于方言民俗词语调查研究定位的思考[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卢梦雅(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近代河北方言的文字化尝试 ——晚清方言民俗教材《汉语入门》底本考论[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潘斌1,郑莉娟2(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民俗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人情、风俗与礼之制作 ——以江永《昏礼从宜》为中心的考察[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赵树国(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先天之孔子”:明清山东文昌崇祀的建构与传播[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黄涛(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采录和书写俗语的语境:新时期俗语搜集整理的学术准则 ——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卷》编纂为重点的讨论[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西蒙·布朗纳1,蔡磊2(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通识教育学院;武汉大学社会学院).迈向实践的民俗定义[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张恩迅,申玲玲(湘潭大学社会学系).瘴气、瘟疫与成瘾:地方社会变迁中槟榔食俗的传播与重构[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鞠熙,许茜(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美国民俗学的实践理论 ——兼论西蒙·布朗纳的有关阐释[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张举文1,2,西蒙·布朗纳3(美国崴涞大学东亚系;美国西部民俗学会;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通识教育学院).在实践中界定民俗的“实践民俗理论” ——西蒙·布朗纳教授访谈录[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安东尼·布奇泰利1,2,罗文宏3(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哈里斯堡分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民俗学中心;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传统的“重”与“轻”——解读民俗实践中的重复性行为[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王杰文(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从“表演”到“实践”? ——西蒙·布朗纳的“实践理论”批评[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石玉洁,国先翼.“论道稷下·当代田野研究的祛魅与多样化”论坛顺利举办[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 (《民俗研究》编辑部).《民俗研究》来稿须知[J].民俗研究,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