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牛晓露1,2,刘飞1,2,冯光英1,2,杨经绥1,2,3(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岛北部晚新生代玄武岩成分演化及成因讨论[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刘栋梁1,2,3,李海兵1,2,3,王平4,潘家伟1,2,3,郑勇1,2,3,朱训璋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南海北部盆地新生代物源对周边主要河流演化的响应[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刘仲强1,2,索艳慧1,2,杜晓东3,蔡国富3,程昊皞1,2,王光增1,2,周洁1,2,刁一笑1,2,付新建1,2,李三忠1,2(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南海北部陆缘大陆架科学钻探选址:珠江口盆地沉积源汇启示[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吴时国1,秦永鹏1,马永生2,田雷3(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省海底资源与探测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开展南海碳酸盐岩台地大洋钻探的建议:揭示台地演化的控制因素与淹没机制[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王伟平1,姚永坚2,3,蔡周荣4,殷征欣1,朱荣伟2,3,尉建功2,3,鞠东3(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建南盆地后扩张期T5和T3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及对南海科学钻探的意义[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杨晓东1,2,3,张锦昌1,2,3,邱强1,2,3,林间1,2,3,4,5(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南海北缘钻探选址:滨海断裂带大型海洋地质灾害研究[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杜文波1,2,朱荣伟1,2,熊量莉1,朱红涛3,舒誉4,黄众5(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海石油(中国)有限深圳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恩平组物源体系分析及未来大洋钻探建议[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朱荣伟1,2,杜文波1,2,熊量莉1,汪俊1,张伙带1,2,姚永坚1,2,蔡观强1(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琼东南断裂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未来科学钻探建议[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尉建功1,2,苗晓明3,4,李景瑞5,李文静2,张云山6,但孝鹏3,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深海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研究进展及其对大洋钻探选址的指导意义[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冯光英1,2,刘飞1,2,牛晓露1,2,杨经绥1,2,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地幔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岛晚新生代石山组橄榄玄武岩的地幔源区组成及动力学机制[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邱燕1,黄文凯1,尉建功2,韩冰1,谢志远2,杜文波1(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南海西南次海盆剪刀式扩张[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苗晓明1,2,冯秀丽1,2,李景瑞3,肖倩文1,2,但孝鹏1,2,尉建功4,5(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南海甲烷渗漏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南海科学钻探选址的启示[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钟广见1,2,苏丕波1,冯常茂1,刘胜3,孙鸣1,2,易海1,赵静1,赵忠泉1(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南海东北部潮汕坳陷中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潜力[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张慧慧1,2,许鹤华1,3,姚永坚3,4,邵佳5,纪顺奎6(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矿业大学).南海西南次海盆扩张期热液循环与洋壳增生的数值模拟[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郑勇1,2,李海兵1,2,潘家伟1,2,杨少华1,2,龚正3(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长江第一弯虎跳峡的贯通——来自于地表地貌和弹性挠曲的数值模拟分析[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尉建功1,2,李海兵2,3,翦知湣4,李春峰5,6,孙珍7(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洋科学系;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及邻域基础地质问题与中国大洋钻探选址[J].地质学报,2022,第8期
  • 白明坤1,2,Chevalier Marie-Luce1,3,李海兵1,3,潘家伟1,3,吴琼1,王世广4,刘富财1,焦利青1,5,张进江2,张蕾1,龚正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应急管理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及区域强震危险性研究[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孙靖,郭旭光,尤新才,卞保力,薛晶晶,常秋生(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成因[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厚刚福1,王力宝1,宋兵1,曾德龙2,贾开富2,窦洋1,李亚哲1,彭博1,郭华军1,邹志文1,司学强1(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坳陷湖盆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一砂组为例[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方维萱(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矿山生态环境资源创新实验室).深成古岩溶不整合构造系统构造岩相学与金属成矿[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刘安1,陈孝红1,肖七林2,黄惠兰1,包汉勇3,危凯1,曾雄伟1,王传尚1(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长江大学;中石化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寒武系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指示意义——以中扬子地区寒武系页岩气发现井宜地2井为例[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高新宇1,2,王登红2,黄凡2,王岩2,郭唯明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对冀东司家营铁矿深部找矿问题的探讨[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丁成武1,戴盼1,江思宏2,郝金华3,张照录1,刘琦1,彭云彪4,张更信4(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核工业208大队).内蒙古图古日格金矿床中碲化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陈军1,2,吉彦冰1,2,杜丽娟1,2,3,陈健4,吴龙4,黄智龙3,杨瑞东1,2,吴涛3,向震中3(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大学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勘查局六总队).黔东南坑头金矿床热液蚀变特征及成矿过程研究[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汪新伟1,高楠安1,王婷灏1,刘慧盈1,毛小平2,黄旭1(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献县地热田地热异常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伯英,刘成林,沈立建,丁婷(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云南兰坪-思茅盆地生物地球化学找钾技术方法研究初探[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周亚龙1,2,杨志斌1,张舜尧1,2,张富贵1,2,孙忠军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成因探讨[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宋高,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中部色林错中晚全新世以来古气候变化特征[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齐哲1,2,侯明才1,2,王瀚1,2,徐胜林1,2,刘彦鹏1,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上扬子西北缘晚震旦世古环境演化[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 任永健1,张成信1,孟庆伟2(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张广才岭南部杨木岗组的厘定及物源分析[J].地质学报,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