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郭鹏(山西大学文学院).开学养正 昭明有融——对“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9期
  • 孔祥维1,王明征1,2,陈熹1,2,3(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数据科学与管理工程学系;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数字经济下“新商科”数智化本科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阎燕(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田苗1,陈俊英1,王福顺2(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四合三联”创新性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宫长瑞,张乃亮(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人工智能赋能“大思政课”的育人图景和实践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石经海,张梓昂(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何以“以学生为中心”?——“刑法学总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张勇,王珊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我国专业教育链的双断点现象、致因与弥合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苗连营,郎志恒(郑州大学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原创性理论贡献及其实践展开[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盛险峰(安徽大学历史学院).立学育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考古学及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蓝纯杰(上海政法学院).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数字化教学例外”条款考察与借鉴[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贺小飞,王晓红,孟宁(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新文科视域下实践教育的内涵发展及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陈晓春,王世鄂,薛昭曦(福建医科大学).地方医学院校新医科建设的困境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李晓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我对“101计划”的认识与期待——一个以改进为宗旨的实验性项目[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张树永,朱亚先(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等学校开展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与重点——以化学类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刘玉清1,2,陈晓曼(河北经贸大学;河北传媒学院传媒与艺术研究所).美育全覆盖进程中大学美育的纵向衔接[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何琪(四川师范大学).一流音乐学科建设的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8期
  • 王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再论课程思政:概念、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7期
  • 李冲,毛伟伟,孙晶(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新工业革命与工科课程改革——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新工科课程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7期
  • 苏彦捷,方方,邵枫(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学相长:“助教—助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7期
  • 徐清,韩成龙(云南大学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7期
  • 徐英军1,孔小霞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文法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论法学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与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7期
  • 董维春1,2,刘芳,刘晓光(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结构功能模型的高校产教融合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新农科建设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7期
  • 张徐,赵丽(南京邮电大学).“三耦四融”一体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7期
  • 齐眉,王红,刘娟(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我国基础医学“医教协同”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以医学微生物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7期
  • 洪玫,严斌宇,余静(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设计——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7期
  • 谢矜,陈思丞,雷渌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以朋辈互助补科研技能短板——清华大学定量俱乐部项目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