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信丽(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的实践与迷思[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李宗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大数据助力“一带一路”影视传播的路径[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李攻(第一财经).第一财经研究院的智库转型与发展[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吴永亮.如何做好校对工作(上)[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胡良光(南方日报).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特点与优化[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詹新惠(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人脸识别,别走得太远[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张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思马克思新闻自由思想 ——“以马反马”的逻辑误区[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易艳刚(《新华每日电讯》评论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悬浮的“全糖剧”[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袁贻辰(中国青年报).短视频能否成为新的新闻“线索库”[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崔立勇(中国经济导报).从英文新闻看财经新闻解释性语言的缺失[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胡爱华(烟台职业学院).翻译在跨文化信息传播中的“边界”标准[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滕敦斋(大众日报).职业敏感显“眼力” ——中国新闻奖作品启示录之二[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宋庆祥(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如何写出有传播力的新闻作品[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李一鸣(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深圳大学法学院;深圳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传媒与司法良性互动的建构思考 ——以“涞源反杀案”为例[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江苏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科学谣言的传播扩散机制 ——以转基因技术谣言为例[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程强(中国石化报社).题如文眼,如何点睛[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赵丕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相见恨晚”的两种误用[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赵丕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白头如新”不等于“白头到老”[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乔新生(中国人权研究会;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报道必须考虑受众的感受[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高金国(鲁中晨报).“黑洞”之后,更该反思[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王靖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西方哲学家的传媒观演进之路[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新闻报道的伦理观[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
刘天放.“付费”却非都得到“知识”[J].青年记者,2019,第1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