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伯虎1,2,柴旭东3,侯宝存3,刘阳3(中国工程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种新型工业互联网——智慧工业互联网[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6期
-
曾纯.2.0时代的变与不变[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6期
-
周锡冰(华为).从“活下去”,到“土地换和平”:华为全球化给中国企业的几点启示[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6期
-
周育先(中国建材集团党委).风雨六十载:“中国玻璃”自主创新之路[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6期
-
张通.业权一体:权限管理的数字化变革[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6期
-
(深圳市赛瑞产业研究有限公司).西安欧中:这家企业为何备受投资人青睐?[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6期
-
刘景丰.自动驾驶十年变局[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6期
-
(上海妙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走出负毛利陷阱 造车新势力迎来正和博弈[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6期
-
孟醒.理想汽车的两个五年[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6期
-
郭士伊,王颖(赛迪智库节能与环保研究所).工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五大关键领域[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曾纯.碳达峰倒逼制造业重构[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俞一帆(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5G工业互联网的制胜之道:OICT跨界融合[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曾吉(成都天府国际智能汽车研究院).科学构建技术预见方法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何思思(雷锋网产业组).工业制造“碳中和”的主战场与新路径[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彭昭(物联网智库;云和资本).物联网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翟丽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碳交易市场:碳中和的“排头兵”[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张通.点燃“绿色引擎” 实现低碳化转型[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董凯1,陈永灿2(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推动工业领域“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孙俊杰.海德曼:打造数控机床隐形冠军[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李扬帆(国研经济研究院研究室).在产业基础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张丽娜,王琳,张丹(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推进制造企业融媒体运营体系建设 提升品牌传播力[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周圣君(鲜枣课堂).小灵通往事[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深圳市赛瑞产业研究有限公司).HRC熊飞:用碳纤维材料打破汽车行业桎梏[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梅宏(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大数据发展与数字经济[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5期
-
许雪荷(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路线与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4期
-
谢海琴(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建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体系 创智造强国“青岛样板”[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4期
-
曾纯.关注微笑曲线右侧[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4期
-
张宁(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乌鲁木齐监测站).云网融合的应用场景与未来展望[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4期
-
樊哲高(新能源汽车报).新能源汽车助力低碳社会[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