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保来,杨欢,王鹏,黄良金,奚小明,张汉伟,陈子伦,闫志平,史尘,肖虎,潘志勇,王小林,王泽锋,周朴,许晓军,陈金宝(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南湖之光实验室;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自研光纤的LD泵浦光纤激光器实现10 kW输出[J].中国激光,2022,第20期
-
(福建中科晶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立足晶体 成就创新[J].中国激光,2022,第20期
-
赵梓栋1,杨照华1,余远金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单像素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李欣欣1,李兴1,王翼猛1,管迎春1,2,3,王华明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激光精密加工,点亮智能制造[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吴晓君1,2,任泽君1,孔德胤1,郝思博3,代明聪1,熊虹婷1,李培炎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波感知与安防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铌酸锂强场太赫兹光源及其应用[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曹章,高欣,陆方皞,徐立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激光吸收光谱层析成像及复杂燃烧场动态监测[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赵欣,杨建军,张力钎,郑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单腔双光梳技术[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张汉熠1,赵新宇1,张益成1,张蜡宝2,孙鸣捷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超导电子学研究所).单光子激光雷达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李小路,周依尔,毕腾飞,余瑞钦,王子宁,黄建斌,徐立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轻量型感知激光雷达关键技术发展综述[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余霞,陈旭,刘静敏,罗家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基于回音壁模式微腔的激光自注入锁定技术[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王聪昊1,张秀磊2,崔皓东1,马健睿1,吴润龙3,刘惠兰1,4,王爱民5,冯丽爽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压电陶瓷扫描式双光子内窥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徐子童1,2,魏凯2,3,翟跃阳2,3,全伟2,3,房建成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耦合系综响应模型研究[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高福宇1,徐小斌1,宋凝芳1,李伟2,朱云浩1,刘嘉琪1,梁田田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独立反谐振纤芯低损耗光子带隙光纤[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李帅,杨远洪,李良祯,王孺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精度光纤旋转地震仪研究及应用[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焦宇峰1,郭素杰1,孔德胤1,阮存军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波感知与安防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连续波频域太赫兹光谱系统的研究[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肖志松1,2,3,张浩1,周阳1,蔡微2,李文秀2,常晓阳2,蒋硕2,黄安平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谐振式集成光学陀螺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付博1,2,赵小丽1,张晗1,徐立军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技术在血栓消融中的应用与进展[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张伟佳1,2,范文峰1,2,范时秒1,2,全伟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余杭)).原子自旋惯性测量的偏振误差分析及抑制方法[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王迪,侯页好,黄倩,郑义微,王琼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彩色计算全息3D显示技术[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邓鸿文1,2,3,张仪2,4,3,权澳冬1,2,3,王玉岱2,4,3,汤海波2,4,3,程序2,4,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大型关键金属构件激光直接制造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同步辐射及中子衍射技术在增材制造领域的应用[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李奕晗1,2,陈善卓1,郭浩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深圳北航新兴产业研究院).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多波长光载波生成及应用[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阮家森1,2,段利红1,2,全伟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余杭)).基于光谱吸收的碱金属气室温度梯度测量方法[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吴坚,王玉红,邰含旭,郑明,段若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低维铟基阱-点复合量子结构及光学性能和应用前景[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柳辰琛,高乘春,杨合,徐小斌,宋凝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受激布里渊散射及其在集成化光学陀螺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李岩松1,赵慧洁1,2,李娜1,2,贾国瑞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基于中红外偏振的海面太阳耀光背景下的目标探测[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金靖,李铁志,王晓伟,谭深,郭治宇,宋凝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纤陀螺空间应用技术[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
杨雪芳,刘哲晰,王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共聚焦内窥显微成像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激光,2022,第1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