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徐启胜1,王金满1,2,时文婷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大型露天煤矿区景观格局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以山西平朔矿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4期
  • 崔久富1,郭贯成1,2,韩述1,陈思媛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的逻辑审视及实现形式[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4期
  • 闫啸,李录堂,李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宅基地退出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吗? ——来自安徽金寨的证据[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4期
  • 许文佳1,2,白中科1,3,4,杨金中2,姚维岭2,蒋存浩2,王海庆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黄河源区矿山开发生态受损识别诊断[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4期
  • 张杰1,王忠2,范雨婷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中国住宅用地出让“两集中”新政研究 ——基于诺奖拍卖理论的准自然实验[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4期
  • 夏方舟,黄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土地要素对贫困影响分异识别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4期
  • 周德1,2,郑星1,2,钟文钰1,2,戚佳玲1,2,李翠珍1,2,周婷1,2,王俊峰1,2(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土地与城市治理研究院).“以人为本”视域下城市地下空间居民满意度评价 ——以杭州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4期
  • 姚树荣(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土地制度转型研究的新进展 ——评《中国征地模式研究:逻辑演进、生计评估及机制优化》[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4期
  • 熊昌盛1,梁雅嘉2,胡宇瑶1,倪晓露3,栾乔林1(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对海南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与作用机理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4期
  • 曹宇1,2,李国煜1,3,王嘉怡1,方晓倩1,孙凯颖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美国普渡大学森林与自然资源系).耕地非粮化的系统认知与研究框架:从粮食安全到多维安全[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张苗1,吴萌2(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周佳宁1,2,段锴丰3,杜焱强2,邹伟2(西南大学商贸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土地要素配置如何促城乡多维融合?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崔益邻1,2,程玲娟2,曹铁毅2,邹伟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关系治理还是契约治理:农地流转治理结构的转型逻辑与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蒋梦凡1,李智国1,李杰1,刘新有2(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昆明分局).耕地利用转型突变点检测及其时空特征 ——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刘泽瑾1,2,焦利民1,2,连喜红1,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5—2020年气候变化和耕地利用变化对中国耕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牛坤在,许恒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农地赋权与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 ——基于农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中介作用[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王庆日,郎海鸥,仲济香,陈美景,张冰松,曾爽(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2年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谭术魁,邹尚君(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经济带土地纠纷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孙诗桐,林坚,宋怡,楚建群.2020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1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胡振琪1,2,张子璇1,孙煌1,李坤1,宋德云1,刘欣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2年展望 ——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安勇(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地方政府土地资源配置的策略互动行为[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林坚1,2,孙诗桐1,刘芳圣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2年展望 ——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马林燕,张仁慧,潘子纯,魏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省际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2000—2019年面板数据[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3期
  • 朱从谋1,王珂1,张晶1,2,干牧野1,苑韶峰3(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自然资源部城市国土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土空间治理内涵及实现路径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价值”视角[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2期
  • 王梦成1,卢新海1,2,马宇翔1,匡兵2,唐一峰1(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2期
  • 何芳1,胡意翕1,范华1,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绿色政绩考核对城市土地配置的影响研究 ——基于改进政绩考核的准自然实验[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2期
  • 华子岩(东南大学法学院).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制度架构与风险控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2期
  • 孙聪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国土空间规划法》的立法体例与实体要义[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2期
  • 黄忠华1,李书萱1,杜雪君2(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城市地价时空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