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秀智1,高赫1,2,吴铮子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共青团云南省委员会).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逻辑[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4期
-
林坚1,2,刘芳圣1,安芃霏1,王培安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3年展望 ——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4期
-
吴佳雨1,2,3,谭荣2,3,吴格非1,4(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浙大城市学院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自然保护地委托代理机制与事权清单探索[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4期
-
李友艺1,钱忠好1,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扬州大学商学院).如何有效提高家庭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4期
-
杨建新1,2,杨圣兵1,石锐3,袁满1,任英健1,叶菁1,2,董贤慧4,高燕1,2,龚健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恩施州天禹国土规划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土地城市化过程的波纹扩散规律 ——基于中国234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4期
-
王庆日,张冰松,陈美景,仲济香,郎海鸥(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202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3年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钱家乘1,师诺1,赵华甫1,2,吴克宁1,2,冯喆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中国耕地弹性管控的理论解析与研究框架:从单一目标权衡到多目标协同[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荣丽敏,陈美球,张婷,黄唱(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不同区位村庄宅基地超占面积的农户退出意愿——基于江西省21县(市、区)131村的实证[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邹湛露1,蔡怀滨1,张雨1,高艳梅1,2(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华南亚热带自然资源监测重点实验室).认知偏差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广东省880个样本农户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姜旭1,侯娇2,卢新海3(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吴宇哲1,2,任宇航1,3,许智钇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土地要素市场配置:理论、机制与模式[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刘新卫1,2,黎明1,2,吴悠1,2,梁梦茵1,2,梁宜1,2,孔凡婕1,2(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内涵体系、编制逻辑与实施路径[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柯新利(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耕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创新探索——《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理论探索与多尺度实证》评介[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马骁骏(自然资源部法规司).耕地用途管制的法律本位观[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潘明明,张杰(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民兼业何以影响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基于苏、皖、豫、鄂4省农户调查[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于昊辰1,2,3,卞正富2,尹登玉2(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国土空间治理研究所).土地退化平衡导向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胡振琪1,2,孙煌1,张子璇1,刘熙会1,孔嘉源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202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3年展望——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彭山桂1,李敏1,郭正宁1,王健2,张苗1(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地方政府“两手”供地策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合理化与高级化双重视角的考察[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3期
-
吉雪强1,刘慧敏2,张跃松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2期
-
张英男1,龙花楼2,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面向城乡融合发展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2期
-
钱龙1,刘聪1,郑淋议2,钱文荣2(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影响农地流转[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2期
-
杨和平1,2,李红波1(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空间均衡导向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及演进——基于改进四象限模型的理论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2期
-
陈莎1,杨润佳2,叶艳妹2,薛继兵1(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资源禀赋、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2期
-
官炎俊1,2,王娟2,周伟2,3,4,曹银贵2,3,4,白中科2,3,4(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露天矿区土地复垦适应性管理:内涵解析与框架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2期
-
王江1,唐艺芸2(重庆大学西部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法学院).粮食安全目标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缺失与补救[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2期
-
张欢1,2,3,赵志庆1,2,3,王伟4,黄玫4(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寒地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基于多维城乡差异化人地特征的城区范围识别方法——面向中国多样本城市的实践探索[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2期
-
綦磊,李建喆(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合同的效力性强制规定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2期
-
吴富有1,2,李资华2,廖富强1,齐述华1,徐进军2(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近10年长江中下游典型水稻主产区种粮大户的耕地承包规模变化研究——以江西省北部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