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伏薇,李茂善,阴蜀城,吕钊,王灵芝,舒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西风南支与高原季风环流场下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结构研究[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罗江鑫1,吕世华1,2,马翠丽1,3,方雪薇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包头市气象局).青藏高原多雪年与少雪年土壤水热特征模拟分析[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刘煜1,2,刘蓉1,王欣1,王作亮1,王大勇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山西省气候中心).黄河源区干湿演变条件下的水汽输送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刘煜1,2,刘蓉1,王欣1,王作亮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拉格朗日方法评估青藏高原若尔盖地区水汽输送特征[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刘宜纲1,吕世华1,2,马翠丽3,徐悦1,罗江鑫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包头市气象局).区域气候模式RegCM砾石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土壤水分输送的模拟分析[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付春伟1,2,3,胡泽勇1,2,卢珊1,2,3,4,吴笛1,2,3,樊威伟1,2,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基于CLM4.5模式的季节冻土区土壤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吴笛1,2,3,胡泽勇1,2,付春伟1,2,3,王树金1,2,樊威伟1,2,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CLM4.5的高寒草地辐射收支和水热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陆宣承1,文军1,杨越1,田辉2,刘闻慧1,武月月1,蒋雨芹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若尔盖高寒湿地夏季近地面水平热平流对地表能量闭合度的影响研究[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杨显玉1,2,吕雅琼3,文军1,2,马耀明4,5,6,孟宪红2,黄安宁7,田辉2,张少波1,王禹润1,赵林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扎陵湖和鄂陵湖夏季典型地表水热交换特征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张强,文军,武月月,陈亚玲,李悦绮,刘正(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近地面-大气间水热交换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陈亚玲1,文军1,刘蓉2,蒋雨芹1,任国强1,李悦绮1,张强1,刘正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江河源区水汽输送与收支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王灵芝,李茂善,吕钊,伏薇,舒磊,阴蜀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气候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藏东南峡谷地区不同下垫面地表通量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杨斌1,袁祺2,谭昌海1,张功3,郑宁2,谷良雷4,5(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青藏高原东部拉萨河下游地区大气湍流交换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陈得圆,王磊,李谢辉,裴坤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盆地西部一次典型连续夜雨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 常娜,李茂善,王灵芝,龚铭,伏薇,舒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峨眉山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