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曹晓云1,2,肖建设1,2,乔斌1,2,陈国茜1,2,权晨1,2,祝存兄1,2,史飞飞1,2(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1961—2019年柴达木盆地沙尘强度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李丹,杨丽萍,贾成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大兴安岭不同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张新科1,胡长金1,何跃2,刘芮伽3(重庆市荣昌区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台;重庆市荣昌区生态环境局).重庆市荣昌区冬季PM2.5污染的气象因素及区域传输特征[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姜平1,2,刘晓冉1,孙佳1,王颖1,李永华1(重庆市气候中心;中山大学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基于地面观测数据的重庆主城区通风量定量分析[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邱译萱1,任晓峰2,杨雪艳1,姜忠宝1,李宇凡1(吉林省气候中心长白山气象与气候变化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吉林市气象局).吉林市暴雨强度公式推求和设计雨型[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严晓瑜1,2,3,缑晓辉3,龚晓丽4,刘建军1,2,纳丽3,苏占胜3,刘垚3,李晓虹1,2,吴保国3(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服务中心;宁夏固原市气象局).宁夏O3污染及其输送路径[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李树岩1,王彦坡2,邢冉冉3,王顶杰4,任丽伟5,刘天学3(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西峡县农业农村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方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省鹤壁市气象局).黄淮南部夏玉米品种高产高效综合评价[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王溪雯1,张飞民1,王芝兰1,2,杨凯1,王澄海1(甘肃省气候资源开发及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西部一次高原涡生成的数值模拟研究[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赵琳,王长科,艾婉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疆地区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的性别差异分析[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张建军1,2,张剑明2,赵新宇3,廖玉芳4,范嘉智5(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气候中心;吉林省通化市气象局;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南分院).秋季北极海冰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王健疆1,马浩2,余丽萍1,龚理卿1,汪晨1(浙江省衢州市气象局;浙江省气候中心).2019年浙江省秋旱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王兴1,张强2,王胜2,王帆1(兰州区域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陆面露水凝结预估模型研究进展及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与展望[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 王鑫,韩兰英,刘卫平.2020年甘肃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J].干旱气象,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