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维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会).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的系统性、科学性、艰巨性、时效性[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7期
  • 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7期
  • 管培俊1,刘伟1,2,王希勤3,1,4,周玉1,5,6,孙维杰7,王稼琼8,9,朱旭东10,1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清华大学;《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7期
  • 祝智庭1,戴岭2,胡姣3(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AIGC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郭日发1,杨成明2,李梦1,周潜3(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成效、问题及建议——来自28省226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覃红霞,郑铭敏,方芳(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新高考背景下社会支持系统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基于14个省份高考改革的实证数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李木洲1,曾思鑫2(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考公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邬大光1,2,3,胡艳婷4(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本土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基[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陆宇正(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本科教育“认同危机”的积极理解及突破之道——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徐小洲1,2,江增煜1(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价值与功能:工具主义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刘海峰1,朱佐想2,3,朱沛沛2(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处).从实证数据看高考科目变迁的政策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赵鹤(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类型重塑与深层逻辑——基于国际比较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徐贞(上海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工学博士的职业流动轨迹、动因及能力素质需求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祁占勇,桑晓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新时代西部高校学科布局的国家方略、现实困境与制度供给[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季小天1,彭小宝2,刘继安1,赵文华3(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高校及科研院所一流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机制探析——基于物理学领域顶尖团队的多案例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黄宝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自觉性自信心自驱力[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赵鑫,朱佳妮(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成为“学术人”: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质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6期
  • 毋磊1,周蕾2,马银琦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高质量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向度与行动路径——基于21所职业技术大学教育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 阎琨1,吴菡1,张雨颀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伦敦大学学院教育与社会学院).构建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现状、方向和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 樊丽明(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论新文科建设的机制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 王红雨(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贫困生就业帮扶政策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 张婷婷,李冲(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关系与路径: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行动逻辑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 杨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政办).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发展态势、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 马浚锋(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创新水平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及空间收敛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 郭建鹏1,王仕超2,刘公园2(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学业压力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应对方式的联合调节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 崔健1,2,侯庆敏2(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经济需求视角下日本的大学科研模式与运行机制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 赵祥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规训”与“探究”的场所:博士生研究场域的类型学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 王春燕1,邱懿2,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质量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及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