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敏1,樊鹏飞1,张兰1,冯淑怡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社会监督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的影响——来自江苏省的证据[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李涛,曹卫东,王雪妍(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长三角一体化下城市规模提升的水环境风险——以合肥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林俊帆1,2,张子昂3(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国内外家庭食物浪费研究进展及启示:新内容、新方法与新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查瑞波1,2,3,许进鎔1,2,3,王善杰1,2(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智慧旅游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排放视角下入境旅游对共同富裕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范梦娟,熊胜绪,郭林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体系[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熊学振1,2,韩振3,孙雨萌1,杨春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畜产品进口格局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蔡晓梅1,苏杨2,吴必虎3,王毅4,5,杨锐6,徐卫华7,闵庆文8,张海霞9(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文化空间与社会行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创新实践[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王晓琪,赵雪雁(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人类活动对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林敏慧,余劭祺,王雅君(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城市型自然公园游客拥挤感知与调适机制及其满意度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叶雅慧1,张婧雅1,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农业农村部华中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国家公园“管控—功能”二级分区规划划定方法——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马思静,张家荣,张玉钧,张茵(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国家公园社区适应性协同治理机制——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孙佼佼1,2,郭英之2,3(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复旦大学旅游学系).自然保护地数字文化生态系统服务质量测度与出游意愿效应——以中国五地国家公园网络空间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牛莉芹1,王紫彦1,王垚垚1,王峥2,程占红2(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基于旅游干扰的历山自然保护区游径附近森林群落生态环境承载力[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何云梦1,徐菲菲2(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自然保护地旅游者亲环境行为驱动机制——以南京鱼嘴湿地公园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何思源1,闵庆文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保护地社区的保护兼容性生计:概念与实施路径[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张海霞1,薛瑞1,王爱华2,张玉钧3,姚霖4,孙映雪1,张婷1(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从局域到脱域:国家公园共同体理论思辨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徐菲菲1,钟雪晴2,王丽君2(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自然保护地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曹辉1,吴慧珍1,沈珊珊1,詹欣滢1,闫淑君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国家的碳源”抑或“国家的碳汇”?——基于武夷山国家公园碳均衡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王琦1,2,王辉1,虞虎2(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家公园边界划定——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赵鑫蕊,苏红巧,苏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国家公园日常管理和生态监管的职能分工研究及其制度设计[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高燕,邓毅(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自然保护地跨区联合保护可以降低保护资金投入吗?——基于保护生物学的空间效应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李鹏1,2,王丹宁1,李晨阳3,吴宁远1,Alan Watson4,赵敏2,3(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国家公园规划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美国农业部林务局落基山研究院奥尔多·利奥波特荒野研究所).大黄石自然保护地集群空间结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张朝枝1,2,吴辉1,杜杰3(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可持续旅游智能测评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九寨沟管理局).自然原真性内涵演变及其在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实践[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朱鹤1,2,刘家明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旅游导向下自然保护区外围区空间演变——以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蔡晓梅(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文化空间与社会行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写在专辑刊发之后的话[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4期
-
吉雪强,张跃松(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经济带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动因[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3期
-
邱坚坚,刘毅华,陈澄静,黄清瑶(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耦合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方式——以广州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3期
-
任国平1,2,郑慧开1,2,汤放华1,2,李洪庆3,孙倩1,2,尹罡1,2(湖南城市学院管理学院;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转化效率的资源型省份红色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