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小杰,梁影霞(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文化可见性与身份政治的再生产:“老外吃中餐”短视频的传播分析[J].现代传播,2023,第6期
-
刘书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中国动画学派”的概念考源、早期传播与当代延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熊芳(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奇观”消费:当代中国科幻喜剧电影的视觉叙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肖荣春(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传播的时间研究:溯源、实践与理论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杜丹(苏州大学传媒学院).作为“准它者”的时间切片:技术增强与身体改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吴飞(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公众参与数字交往的底层逻辑分析[J].现代传播,2023,第6期
-
邱凌1,穆静1,2(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知识问答社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维度及协作生产* ——基于Quora 平台的分析[J].现代传播,2023,第6期
-
胡翼青,王沐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评析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传播学的知识生产[J].现代传播,2023,第6期
-
徐琦(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超越“计算机为社会行动者”范式:智媒时代人机传播理论创新的突破点[J].现代传播,2023,第6期
-
易龙1,2,奚奇2(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传媒系;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南大学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知识资源视角下“知沟”演化机制研究* ——基于糖域模型仿真的方法[J].现代传播,2023,第6期
-
刘小霞1,赵素冰2(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巨白狮(天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参与式文化视角的虚拟偶像发展策略 ——基于A-SOUL 粉丝群体的网络民族志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胡智锋,叶大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电影数字化发展的技术反思与审美新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赵振祥1,2,林得惠3(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时尚与流行之区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舒洪磊,沈荟(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家”为媒:基层结对治理实践与乡村家庭生活秩序重建[J].现代传播,2023,第6期
-
胡泳,刘纯懿(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战争中的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武器化与数字化战争的到来[J].现代传播,2023,第6期
-
李楠,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电视综艺节目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构建及典型案例考察[J].现代传播,2023,第6期
-
杨明托(宁夏大学文学院).新闻语篇对话空间的动态配置[J].现代传播,2023,第6期
-
晏齐宏1,盖赟2(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计算机教研部).信息茧房之外:跨媒体视角下用户信息接触的多样性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赵红艳1,吴燕2(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英国斯旺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轨迹、重构与区隔:生命历程视角下老年群体数字分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高金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习近平国际传播系列重要论述的核心要素及价值意蕴[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吴鼎铭1,2,吴洁宜1(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研究中心).情感生产、时间重塑与游戏的工厂化:作为媒介物的游戏虚拟货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高菲(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媒体的空间转换与周边传播实践 ——基于传媒艺术传播的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张陆园1,2,陈雨桢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网络视听创作与研究中心;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院).视频博客刍议:媒介属性、叙事形式、审美特征与文化趋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魏拥军1,姜楠2(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党委办公室).理性与平衡:医疗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伦理关系把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流动的 “自媒体” 与基层传播的社会功能 ——以晋冀鲁豫根据地的 “门板报” 实践为案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袁爱中,卢春宇(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代邸报与边疆治理:基于满汉文档案史料的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李鲤1,余威健2(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大学粤港澳传媒研究中心).城市居民智能手机使用与在线社会支持的关系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张建中(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电子邮件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Substack 的元新闻话语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刘维邦(河南大学哲学系).身体感知与符号资本:数字媒介如何参与组建生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