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曹文利1,2,张萌1,2,薛立鹏1,2,税晓菊1,2,李林1,2(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深低温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火箭发动机舱内管路安装改进分析与试验验证[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黄聪,张宇,王辉,李学锋,王硕(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大推力直接入轨高精度姿态控制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王太平1,2,李林1,2,张鹭1,2,叶超1,2,陈二锋1,2(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深低温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液体火箭贮箱出流口防塌陷仿真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周珺仪1,2,刘佳琪1,2,焦胜海1,段红亮1,陈晓光1(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试验物理与计算数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于高斯伪谱法和有限差分结合的飞行器 燃料最优轨道转移优化[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张旭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智能化战争中的下一代武器系统形态构想[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刘秀春,刘宁,张飞,周人歌,刘震宇(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爆炸螺栓捕获器设计及捕获可靠性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张金云1,2,姜欢1,2,赵军虎1,2,段英尧1,2(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超精密航天控制仪器技术实验室).基于重力矢量测量的惯性平台摇摆动态精度测试方法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秦红强,张相盟,陈晖,王猛,杨飒(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IPT模式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数字化设计中的应用[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赵亮博1,朱广生2,庄凌1,宋加洪1,卢宝刚1(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再入飞行器禁飞区规避近似解析制导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郭亚星,郑继贵,侍威,贾龙飞,陶云飞(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基于绳索欠驱动的连续型机械臂设计及仿真[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李琪琦1,2,郑再平1,2,李旭阳1,2,杨斌1,2,王开春1,2(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五相开绕组永磁容错电机零序电流开环容错控制策略[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白斌,田小川,陈思,彭曙光,林启龙(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基于安全包络的分离系统设计[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刘晓正.长征七号A遥二火箭成功发射试验9号卫星[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段妍1,赵红燕2,张健1,周泽新1,王骁峰1(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面对称结构战斗部破片特性能量分析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杨泽涛,王建秋,梁秋立,高彦峰,田青亚(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低温供气连接器脱落性能试验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耿光有1,2,王建明1,王珏3,2(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借力木星极轨观日探测器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刘倩,丁兆波,潘亮,王洋洲,孙纪国(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多排径向通道直流喷嘴的声学特性试验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胡骁,周国峰,韩文博,李迎博,刘珺怡(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异构作动系统的效率特性与能量管理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杨凯威,梁欢,赵小程,陈政伟,那伟(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高速飞行器空气舵前缘三维烧蚀/温度耦合分析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2期
  • 王小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展望[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1期
  • 赵海斌1,潘豪1,王聪1,伊鑫1,胡海峰1,2(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宇航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试验室).运载火箭垂直回收着陆段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1期
  • 丁晨,牛智玲,单亦姣,张子骏,王尧(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多层热防护结构烧蚀传热模型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1期
  • 秦玉灵,渠弘毅,荆江,王巨民,李晓东(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某爆炸分离装置分离过程仿真研究与设计改进[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1期
  • 潘豪,王光辉,邵梦晗,胡煜荣,罗宛臻(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基于ESO的运载火箭姿控喷管故障辨识设计及实现[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1期
  • 刘丽媛,邢然,李道平,郑国昆,李静妍(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新一代运载火箭12点调平控制策略设计及优化[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1期
  • 张兵,沈丹,张志国,朱海洋,马英(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飞行智能化发展路线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1期
  • 闫指江1,沈丹1,吴彦森1,蒲鹏宇2,宫宇昆1(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多喷管运载火箭底部热环境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1期
  • 何巍,胡久辉,赵婷,彭越,唐俊杰(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基于模型的运载火箭总体设计方法初探[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1期
  • 王兰志1,2,商李隐1,王书浩1(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高可靠重载升降装置技术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