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梁宇坤,王晓君,毕显婷(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基于一体化、通用化、自动化的测量系统地面测发控设计[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范稀木,张鹭,程博,司群英,任京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七号火箭全级次供应商管理浅谈[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赵迎鑫1,2,陈克勤1,2,赵守军1,2,刘洪1,2,姜庆义1,2(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液动机引流式液氧煤油运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控制系统[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任京涛,张鹭,司群英,范稀木,徐珊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I、II类单点故障模式识别与质量管控浅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胡锦华1,尹军伟2,张魏静1,徐浩海2,周立新1(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液氧煤油发动机喷管非冷却段传热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国冰,李强,王津,牛淼,郭锐(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低温贮箱共底管路的真空氦质谱检漏方法及系统[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苏磊,董磊,蔡蔚,张佳鑫,官岩(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产品用元器件返修技术状态管控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司群英,任京涛,张鹭,范稀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关于新一代运载火箭成本管理的探索[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于峰1,刘凤娟1,张绪虎1,谢恒2,姚草根1(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外壁快速电铸成型技术[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郭金刚,齐映红,肖士利(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液体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对瞄准结果影响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严勇1,李超1,于冬威2,张晓涛3,贾永涛1(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63810部队;清华大学).数字孪生技术在活动发射平台数字化演示系统中的应用[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曾耀祥,何巍,王檑,刘晖,朱礼文(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火箭起飞和跨声速外载荷辨识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徐利杰1,范瑞祥2,王旭1(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及发展展望[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周冠宇1,2,李林1,2,税晓菊1,2,张翼1,2,卫强1,2(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深低温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增加导流装置对多通结构强度影响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周宏1,邵业涛1,王铁岩1,马忠辉1,程堂明2(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总体技术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王晓林,王铭瑶,白冰,刘巧珍(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一种基于自主发射控制的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系统设计[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杨明磊,刘涛,王吉星(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运载火箭辅助动力系统研制现状及发展方向[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姚文刚1,2,严思哲1,毛利民3,张蕾蕾1,刘婷1(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航天系统部装备部军代局驻北京地区第二军代室).箭载电子设备国产元器件应用技术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王子瑜1,范瑞祥2,程堂明2,马忠辉1,徐利杰1(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系统架构及发展方向[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韩雪颖,马英,张博戎,魏远明,马忠辉(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运载火箭末级离轨控制策略优化[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刘晓正.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6D卫星[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杨泽涛1,王建秋1,孙宪栋1,刘照智1,陈炳树2(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球锁式空调连接器设计[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张健(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运载火箭贮箱补偿器结构刚度的试验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曲祥军,李小换,张姗,王建,尹玉刚(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浸入式超低温压力传感器的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陈士强,王铁岩,王丹,周宏,熊天赐(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低温液体运载火箭输送系统空化特性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吕建强,陈曦,王光辉,徐帆(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火箭垂直着陆段制导方法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卢松涛1,郭莹2,姜周1,周宁1,王乾1(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提高上面子级点火安全性级间分离优化设计[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王乾,姜周,卢松涛,周宁,杨海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一种新型串联双星构型星罩组合体优化设计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李林1,2,税晓菊1,2,周冠宇1,2,司会柳1,2,贺启林1,2(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深低温技术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运载火箭管路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 张淼1,李程1,王飞1,闫胜1,李斌2(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液氧煤油发动机氧系统双机耦合振荡频率特性[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