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蓝雪1,刘承良1,2,罗荣婧3,阮家齐4,叶秋雨5,王杰1(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中美博弈下的经济权力空间动态性与异质性[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温智虹1,2,邓国荣1,2,赵建军1,2,张洪岩1,2,郭笑怡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遥感应用创新中心).大兴安岭植被变绿速率对霜冻的响应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吴磊1,2,3,李贵才2,3,晁恒2,3,黎斌2,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未来城市实验室).新时代发展中国城市政治地理学的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湛东升1,章倩芸1,张文忠2,虞晓芬1,张娟锋1(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实验室).杭州市房地产企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区位选择[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赵鹏军1,2,罗佳2,胡昊宇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基于大数据的生活圈范围与服务设施空间匹配研究——以北京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邹思聪1,2,张姗琪1,2,甄峰1,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基于居民时空行为的社区日常活动空间测度及活力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沙洲、南苑街道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常飞1,2,王录仓3,马玥3,严翠霞3,刘海洋3(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人口是否匹配?——基于社区生活圈的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程玉鸿,苏小敏(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城市网络外部性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李伟1,2,贺灿飞3,4(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区域产业演化路径——基于技术关联性与技术复杂性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张雪1,2,周素红1,2,陈菲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出行链的建成环境对居民小汽车通勤出行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许婧雪1,2,3,谌丽4,张文忠1,2(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建成环境是否影响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基于北京22个社区的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傅英姿1,王德2(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典型住宅区生活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李彦熙1,柴彦威1,张艳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家庭企划情境下郊区居民一周活动时空特征分析——以北京上地—清河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李珊,宋雨儒,秦小珍,许伟攀,李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城市化研究院).金融危机背景下珠三角产业演化模式及机制研究——基于行业空间网络的视角[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刘梦雨,沈丽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铁发展对城市对间联系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刘泽星,陈洋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基于RS和GIS的城市化进程中河道时空演变分析——以深圳市布吉河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张琍1,李斌1,2,阳文静1,李琼3(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基于时序遥感的庐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类及其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赵煊1,2,卞韬1,2,3,任国玉3,4,张艳品1,2,韩子霏5(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地理因子在北疆极端气温趋势变化中的作用[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龚咏喜1,2,段婧赫1,3,王嘉琪1,2,肖作鹏1,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深圳市城市规划决策仿真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兴城市类单位社区生活圈的建构路径与特征差异——以深圳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4期
  • 姜棪峰1,2,龙花楼1,3,唐郁婷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宁波诺丁汉大学地理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赵林1,2,刘焱序3,曹乃刚1,吴殿廷3,贾建琦1(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日照市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包容性绿色效率时空格局与溢出效应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杨宇1,2,3,何则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能源地缘政治与能源权力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刘振1,戚伟1,齐宏纲2,刘盛和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多时期演变视角下中国人口收缩区的识别、空间特征与成因类型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张圆刚1,黄业坚2,余向洋3(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黄山学院旅游学院).乡村旅游政策变迁影响路径的组态视角研究——基于黄山案例地的定性比较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刘婷婷1,2,汪明峰1,3,2,张英浩1,2,汪凡1,2,吴明宇1,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企业生存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吴蓉1,2,3,潘卓林2,3,李志刚4,5,刘晔2,3,刘于琪6(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城市绿地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余振1,龚惠文2,胡晓辉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瑞士联邦水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可持续性转型地理研究综述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孙才志1,郑靖伟2(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国水资源消耗结构路径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 刘君洋1,2,朱晟君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土地与政策研究院).“求人”还是“求己”:多尺度知识溢出与企业出口产品演化[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