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金波,郑荣跃(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基于交互理念的“塔式”创业课程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2期
-
李俊萱1,夏益2,原献学1(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人事处).外语情境下整体情绪对无意识思维效应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2期
-
秦文正,孙玉丽(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UMass Boston教育管理学科国际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2期
-
李琼(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美术系).李琼作品[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2期
-
曾柱1,张杰2(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字课图说》对留学生初级汉字教材编写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吴立爽,熊启,刘鹏(宁波大学理学院).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周彬1,2,雷凤瑶1,刘婷1,李婷婷1,朱桦3(宁波大学中欧旅游与文化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怀卡托大学中国—新西兰旅游研究中心).新西兰生态旅游地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来自中国游客的调查数据[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阎永哲,袁红清(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法商学院).泛化背景下大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壁垒破解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于潇,张玮(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与抗战胜利初期高校的复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王金旋1,龙麓妃2(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湖南省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学校).黎锦晖儿童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王红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韩国汉语习得者普通话声调感知能力的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钭娅1,金一波1,2,史美林2,薛鹏达3,聂健2(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宁波大学心理学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群体极化的现象分析与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马仁锋,候勃,窦思敏,张悦(宁波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所).浙江高校地理学科发展特征及社会适应性改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侯长林(铜仁学院梵净教育研究院).人全面发展途径的教育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陈福喜,彭江(绍兴文理学院人文社科处).高校构建科研经费网络监管平台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吴兆克1,刘剑虹2(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教师认同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黄文光(宁波大学审计处).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李兰芳,王丽娟,王晓丽(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促进中的有效评价——兼论舒尔曼教师教育思想的点拨价值[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施晟1,刘志斌2(宁波大学商学院;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差异视域下中国农村教育的外部效应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查波,张逸(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论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匠心精神的培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余辉(宁波大学宣传部).从“叠加”到“相融”:高校媒体融合路径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叶秀(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法学院).法学课程中的经济实验应用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符水波,王琳军(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以智慧学科教室为载体的拓展性课程建设[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赵蒙成,张伟琴(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顽疾与疗救——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宋洪波(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特质活力结构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
马善程(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美术系).马善程作品[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