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深度学习: 课堂转型的标识[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
安桂清,陈艳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课堂话语对学生数学学习成就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基于GTI视频研究的上海数据[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
朱雁(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从视频研究透视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其路径* ——基于GTI视频研究上海数据的实证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
孙元涛,吕秋艳(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重建教育学的“公共话语空间” ——迪特里希·本纳“普通教育学”思想探论[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
徐瑾劼(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水平的跨国比较 ——基于OECD全球教学洞察视频研究数据的聚类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
杨晓哲(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透视课堂教学的视频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
钟启泉.课堂研究新三部曲[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
张美丽1,吴瑞君2,孙雨蕾2,陈俊杰2,李鑫航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我国学龄人口分龄平均受教育年数的计算及其应用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
迪特里希·本纳1,彭韬2(柏林洪堡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论教育语境中的正义[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
王洁,张民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跨国视频研究的实践可能与方法论意义 ——TALIS Video Study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启示与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
彭茜,李俊堂(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美国课程改革的危机意识及其社会认识论思考 ——与托马斯·波克维茨教授的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