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曼姝,王兆璟(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荷兰中小学公民身份课程:从内隐、专题走向国家课程[J].全球教育展望,2023,第2期
-
闫琳,董蓓菲(/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从“文化探索”到“文化体验”: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及教育路径[J].全球教育展望,2023,第1期
-
张奂奂1,2,张增田1,周梦晗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通州区潞苑小学).国家认同与伦理教化:中国和新加坡小学语文教科书榜样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23,第1期
-
付艳萍1,2,张晓阳1(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何谓英才,谁的教育,如何教育 ——美国英才教育发展中的三大论争[J].全球教育展望,2023,第1期
-
毛菊1,2,王路路1(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家庭教育法治化: 地方家庭教育立法的中日比较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23,第1期
-
应碧徽,施雨丹(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国家认同视域下中国和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中国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和新加坡名创版《好品德 好公民》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23,第1期
-
刘骥,张晋(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大规模学业评价的逻辑误区 ——基于PISA 2015—2018的海外华裔学生考察[J].全球教育展望,2023,第1期
-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课堂转型的指针 ——索耶(R.K. Sawyer)的“创意课堂”[J].全球教育展望,2023,第1期
-
谈苏欣(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循证教育研究辩护: 限度及其突破[J].全球教育展望,2023,第1期
-
张洁,杨向东1,郭少阳2(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学会学习测验的本土化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