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柳素珍,纪锋颖,石李梅(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点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2期
  • 张爱平,梁曼曼,朱玲玲,盛皓宇,杨江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内脏利什曼病治疗后64年复发1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2期
  • 吴观陵,苏川(南京医科大学).深切缅怀沈一平教授[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2期
  • 刘婧姝,张晓溪,郭晓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全健康的起源、内涵及展望[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周晓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以全健康理念推进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何文文,伍军,呼尔查,阿力木江,史倩云,诺明达来,甘露,郝蕴伟,巴音查汗(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新疆银盾革蜱和边缘革蜱生境适应性评价[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陈云虹,谢汉国,谢贤良,江典伟,张榕燕(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2019年福建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荆雯雯,程训佳(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多学科交叉新型检测技术在寄生虫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和展望[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高元,胡媛,曹建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免疫细胞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刘佳1,马俊英1,张雪飞1,王虎2,马霄1,蔡辉霞1,高琦3,郄霜3,尹艳3,王威1,王永顺1,张静宵1,刘玉芳1,雷雯1,詹培珍1,张青1(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IgG的评价[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蒋峰1,陈润1,都宁宁1,朱梦怡1,钟昊1,陈辉1,奚旭霞2,湛孝东1,李朝品1(皖南医学院医学寄生虫学教研室;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芜湖市区宠物犬、猫刚地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阿卜杜艾尼·啊卜力孜1,2,排组拉沙拉依阿当1,2,塔来提·吐尔干1,2,张瑞青1,2,王慧2,3,张传山2,3,邵英梅1,2,吐尔干艾力·阿吉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血管中心肝胆包虫病外科;新疆医科大学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多房棘球蚴虫体蛋白介导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邵晗1,李思源1,李军2(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二甲双胍对多房棘球蚴囊泡和原头节自噬及凋亡的影响[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张雅兰1,2,蒋甜甜1,贺志权1,邓艳1,2,陈伟奇1,2,朱岩昆1,张红卫1,2,赵东阳1,2(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传染病病原生物重点实验室).小鼠感染肝毛细线虫肝脏microRNA的差异表达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张苏阳,邢云天,袁轩,曲国立,姚甲凯,戴建荣(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寄生虫与媒介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氯硝柳胺对光滑双脐螺氧化磷酸化的影响[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周淑姮,曾志伟,刘维俊,王加熊,徐国英,肖方震(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闽东地区野生动物寄生蜱感染梨形虫状况的调查及基因型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尹昌竹,李迪,蔡娟,徐红玲,王灵军,郑明辉,刘晖(遵义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Toll样受体7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旷策嫣,周金林(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实验室).蜱的化学感觉系统与驱避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刘闯1,司雯雯2,张尹2,刘蓉2,刘毅2,欧阳瑞镯1,孙军2(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与疫苗研究所).青蒿素类药物的广谱性及其潜在作用机制的探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严积灿1,于文昊1,侯立朝1,张灵强1,许晓磊1,王海久1,卢倩2,樊海宁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青海省包虫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高龄腹腔-皮下细粒棘球蚴病诊疗1例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陈穗林,高源利,郭帅,范永铃,刘太平,徐文岳(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高剂量氯磷酸脂质体处理对小鼠体内约氏疟原虫生长的影响及机制初探[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朱江1,黄海军2,张望1,梅虎1,朱时雨1,宋思凯1,张军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腹部外科;新疆喀什疏附县人民医院).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手术方式的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田斌,廖瑜,文岚,肖芳,张兵,申晓君(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沙市122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拷贝数变异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张伶慧,陈根,种世桂,沈辉,马慧,赵玉敏(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多房棘球蚴病中免疫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郭红霞1,2,赵腾2,吴家红1,李春晓2(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介生物危害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人皮肤微生物对蚊虫嗅觉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深切缅怀孙德建研究员[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