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云(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卓尼藏族婚嫁“打巴奥”歌的文本及相关问题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宋海群(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试析二战后国内学界对欧洲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研究进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康宗基,蒋声波(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美丽中国”建设[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陈奉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西方的冲击与近代东方外交体制的自我调整[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薛生海,娄仲俊(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四个转变”思想 实现“一优两高”战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高红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资本批判路径的嬗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赵晓娜,安志宁(青海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农户地理视角下的青海藏区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研究 ——以青海共和的两个藏族村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梁永红(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语法发展变化的研究现状及其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张德芬,张迩瀚(郑州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法保护模式反思[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苏方元(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程序性辩护的理路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赵春娥(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黎丹:藏学早期的开拓者[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栗青(青海省海东市广播电视台).浅析民生新闻的大众引导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赵维(青海省西宁市文联文学创作与理论评论中心).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现状与社会责任的强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钟涛(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僭删改以便当场” ——冯梦龙《墨憨斋定本传奇》的戏曲文献意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彭文雅(中国艺术研究院).论蒋和森《红楼梦论稿》对《红楼梦》的诗性解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冯开甫,王维(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思想的演进 ——基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关于外交的文本研究(1982-2017)[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李超民,张彩玲(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孙思琪(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邮轮旅客人身损害纠纷的司法实践 ——基于我国海事法院首例判决展开[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濮仲远(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唐代慕容曦轮墓志考释[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李晓华,张春海(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论“新师范”育人创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林智章(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风险投资声誉、逐名动机与公司盈余管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王大钊(青海师范大学).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性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李玲珑1,王晓珺2(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管理中心).“张灯”与“演戏”的合璧 ——论青海乐都元宵节灯会民俗活动的文化内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邓凌(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和合视域下元代理学家三教思想浅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陈蓉1,2,罗赟敏1,2,殷万丽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西宁市旅游业供需协调发展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冯书娥1,王婷2(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青海民族村落健康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