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磊磊,梁红,杨长生(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下目标声呐图像识别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拓宏亮1,卢智先2,马晓平3,郭宏宇1(长安大学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基于内聚力行为的复合材料 L型胶接接头分层扩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赵迪,孙冲,袁建平,袁静(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基于多航天器协同观测的空间非合作目标姿态参数在轨识别方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韩露,史贤俊,翟禹尧(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基于NSGA-3与改进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测试优化选择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刘畅,陈雯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一种基于MSDCNN-LSTM的设备RUL预测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孙笑云,江驹,甄子洋,魏若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舰载飞机自适应模糊直接力着舰控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景苌弘,刘文洁,高锦涛,裴欧亚(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面向分布式数据库的HTAP研究与实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叶鹏程1,2,王聪聪3,潘光1,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水下运载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一种基于多层设计空间缩减策略的近似高维优化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振林1,张科1,吕梅柏1,王明昊2,韩治国1(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飞行器生存技术与效能评估实验室).速度不可控条件下的多弹编队协同控制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梁增顺,冯西安,薛昱(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水下智能航行体跟踪目标的自适应加权导引律设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滕兆春,席鹏飞(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多孔FGM矩形板的自由振动与临界屈曲载荷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海燕1,马艳1,郭磊1,李海江2,陈建华1,李红松1(云南大学信息学院;云南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双判别生成对抗网络的不规则孔洞图像修复[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杨跃,刘小雄,章卫国,刘旭航,郭一聪(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一种基于SVDCKF的无人机动态自适应航姿算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叶聪1,2,徐伟哲1,2,刘帅1,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机工效在载人潜水器布局设计中的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董庆来1,王伟伟1,司书宾2(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基于性能指标融合的随机退化系统竞争失效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刘芬1,2,张克军3(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基于分数阶线性系统初态学习的PDα-型迭代学习控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刘潇然1,2,孙秦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工程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无人机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基于损伤力学的金属构件概率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贺波勇1,2,李恒年1,周庆瑞3,麻蔚然1(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Walker星座性能修复构型重构的弹性力学解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吴文海,郭晓峰,周思羽,高丽(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航空仪电控制系).改进直觉模糊TOPSIS和三支决策的威胁评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刘维伟1,吕谦1,雷力明2,侯彦昊1,石磊2(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增材制造预旋喷嘴表面高质量光整技术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彭远生1,2,代洪华1,2,张皓3,岳晓奎1,2(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仿生抗冲击Stewart隔振平台的动力学与控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唐嘉钰1,2,李相民1,代进进1(海军航空大学;海军研究院).基于威胁建模的UCAV武器投放在线航迹规划[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黎翔1,朱怡安1,陆伟2,文捷3,崔俊云2(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西安财经大学信息学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基于AIS数据的船舶轨迹修复方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阳,周洲,王科雷,范中允(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分布式动力系统参数对翼身融合布局无人机气动特性的影响[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周长聪1,吉梦瑶1,张屹尚2,刘付超1,赵浩东1(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发中心).多失效模式下起落架机构可靠性及灵敏度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李波1,2,杨志鹏1,贾卓然1,马浩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数据链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一种无监督学习型神经网络的无人机全区域侦察路径规划[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刘旭航,刘小雄,章卫国,杨跃(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基于加速度修正模型的无人机姿态解算算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马一元1,张炜1,2,张星雨1,2,张晓斌3,2,马跃龙1,郭占鹏1(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电推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分布式电推进无人机总体参数设计方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宋征玺,吴淇,王雪,王庆(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基于三维霍夫变换的环形光场三维重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贺波勇1,2,曹静1,周庆瑞3,王建国4(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91515部队).对地协同观测混合星座多目标优化设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