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晓齐,朱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政策工具视域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李曦辉,黄基鑫(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育援藏援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后慧宏,苏德(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的扎根理论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魏亚丽1,孙杰远2(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自我民族志的原理及其对教育研究之观照[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国建文1,肖李2(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云南艺术学院课程中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逻辑结构及其实践策略——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王明娣,翟倩(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结构模型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顾高燕1,2,张姝玥1,2(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幼儿C-STEAM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覃其文1,侯莉敏2,郑孙萍3,罗兰兰2(广西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发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刘玉屏,欧志刚(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本土化、多元化、均衡化:人工智能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杨薇1,郭可冉2(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亚非国家本土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郑新蓉1,林玲2,贾萌萌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人口新政背景下教师群体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谢治菊1,刘颖1,袁喆2(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受益者的政府信任与公共参与[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刘亚1,2,赵建梅2(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文科基地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人类学视角下幼儿—教师日常互动特征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陈·巴特尔1,佟彤2(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天津市圆梦铸成培训学校).普及化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概念外延扩大之审思[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高承海,谭欣(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从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看我国“多元一体”思想的优势[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张馨尹1,谢唯唯2(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新样态及教育路径优化[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宫骅芮1,范丛慧2(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文化智力对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一个中介调节模型[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陈伦超,韩玉梅,来静怡(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2021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民族教育类博士生论坛在西南大学举行[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