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罗莹.17—18世纪儒学西传欧洲述略*(1)[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宋丽娟,侯梦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笑话在欧美的译介与流播[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梅谦立(ThierryMeynard).从柏应理《致路易十四的书信》看儒学在欧洲的早期传播[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张蔷1,蓝碁2(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西厢记》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 ——访法国汉学家蓝碁[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李玉良(青岛科技大学).安乐哲、罗思文对《论语》的现代化诠释[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王晓阳(兰州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墨西哥学院的中国学研究[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王靓(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委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俄罗斯田汉作品研究刍议[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刘丽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首部中国文学史 ——海陶玮《中国文学论题》探析[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孟庆波(中国矿业大学国际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美国埃塞克斯学院图书馆所编第一份汉学书目(1895)研究[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李真,谢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从《古学钩玄》到《汉语札记》 ——来华传教士马若瑟中国语文学知识来源考[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李伟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评《从邂逅到相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相遇在明清》[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吕小蓬(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越南国威府潘辉氏家族使华诗作的代际传递[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张雨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文部省检定试验中国文学史”刍议[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陈拓(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伪书背后的西学知识史:托名利玛窦之《理法器撮要》考[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郑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高本汉与杨树达的学术因缘[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庄亚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争鸣还是立异? ——从《史记》《汉书》关系的域外争论浅谈汉学史研究[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统一性是汉学研究的出发点[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王广生(首都师范大学).宫崎市定的学术谱系研究[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赵士第1,徐添2(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朝鲜君臣的文天祥记忆(1401—1887)[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阮氏雪(NguyenThi Tuyet).从《北使通录》看乾隆时期越南使臣与清朝官员儒学交流[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丁斯甘(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考狄的《远东杂志》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汉学[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任大援(中国艺术研究院).从汉学研究的角度关注儒学的世界影响[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马潇(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文学“儒道二元性”的理论阐释[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胡健文(浙江外国语学院).明朝首批受洗皇族成员考[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许卢峰(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学院).法国远东学院的中国研究[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 谢辉.《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简介[J].国际汉学,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