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小群,王贤斌,张丹(宁波大学).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应对机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闫志利,王艳慧,戴晓慧(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新商科专业建设:现实需求与实践向度[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仲凤霞,陈江(江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现状调查——以扬州市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周亚珍,汪榜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与专业建设耦合机制构建的实施路径探究——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张晓津1,郑沁心1,张棉好1,胡桂兰2(浙江师范大学;永康职业技术学校).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专业教材建设的实践检视与推进路向[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梁少伶(南宁师范大学).迁移视域下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三教”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贺陆军,金仲凯(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同富裕背景下县域“学校后”职业教育需求调查——以嘉兴平湖地区企业员工为对象[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马君(陕西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价值意蕴与核心内容——《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评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谭广兴,吴挺立(云南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迁移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袁妤萱(湖南大学).高职院校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转化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Higher Education Press(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教材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宋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职业教育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的上海模式与路径[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刘秀玉(山东理工大学).创业者经验生成与效应研究述评[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3期
-
陈勇(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一体化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困境与路径[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董鸿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场域理论视角下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育人模式研究——以商贸类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董珊珊(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构建[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2,第2期
-
周娜,王艳慧,闫志利(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专业动态调整背景下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研究——基于河北省16所学校的调查[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韩艳玲(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我国工匠精神研究:图景、演进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应良波(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视域下专业群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以绍兴市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郭红军,魏静,年立辉,武永峰,李高锋(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时期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刘伟1,赵忠平2,刘圆月1(浙江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谁的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更高?——基于316名浙江省中职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杨宗斌1,周明安2(衢州中等专业学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郭丽华(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产教转化,校企联动”育人模式构建——以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任耕(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的困境与突破[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田华(衢州中等专业学校).开放共享式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实践[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
胡锋吉(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山区乡村幼儿教师“三链耦合”的育训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下旬),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