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创业”叙述、“新人”塑造和传统文化的显与隐——《长安》阅读笔记[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孙慈姗(北京大学中文系).穿越文本内外的审美分析与伦理建构——评吴晓东《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李徽昭1,郑妍2(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理工学院中文系).食物书写及其文化症候——以徐则臣小说为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孙谦(济南大学文学院).论《绝秦书》的饥饿叙事与乡绅形象的历史书写[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田振华(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城市、日常生活相与精神救赎——论迟子建《烟火漫卷》中的三重“风景”[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王建华,杨欣涵(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一代军工,千载长安——简论阿莹《长安》笔下的军工画卷[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郭知凡,贺仲明(暨南大学文学院).《第76天》:疫情非虚构写作的视角融合与视域突破[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王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你好马德里》:异质空间与儿童的成长性书写[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武兆雨(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构筑文学批评的“灵地”与“高地”——从张学昕《中国当代小说八论》谈起[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倪文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吴晓东与文学性——《文本的内外》的外和内[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蒋述卓(暨南大学文学院;华文文学编辑部).整合与策略:通向世界文学的世界华文文学[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明子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论周扬与俄苏文学[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一个人的战争》版本和修改研究[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李国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性何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王威廉(中山大学中文系).未来诗学的三组关系[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唐媛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作为“同时代”文化镜像的写作——评王威廉新作《野未来》《你的目光》[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杨光祖,谢蕊冰(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内心深处的黑暗与爱——虹影小说“女儿三部曲”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刘长华(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大湖消息》与物性书写[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史建国(山东大学文学院).作家的文学“副面孔”——论刘玉民的“非主打”创作[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王春林(山西大学文学院).工业题材长篇小说的史诗性建构——关于阿莹长篇小说《长安》[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岑攀(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显在的思辨和沉潜的暗示——简论王威廉《野未来》中的小说诗学[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姚耀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威廉小说死亡意识的多维呈现和把握[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张志忠(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时间与爱情的诗学显现——《爱简》阅读杂记[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张陵(作家出版社).新时代文学思想的思考者、践行者和开拓者——评何建明编著的《新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张欢(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化主体与文本资源主体化——阅读洪子诚《我的阅读史》[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杨璐临(广东省作家协会).时代洪流中大写的“人”——评《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叶端(上海大学文学院).王小波小说叙事中的21个关键词[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