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能1,辛欣2,朱舒悦1,罗海蓉1,梅雪莹1,周建涛1,苏国东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分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研究 ——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为例[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孙斌1,张佳佳1,宋语娇1,海飞1,王磊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省中牟县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5%调环酸钙EA对小麦抗倒伏和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白世践,户金鸽,王勇,蔡军社,陈光,赵荣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茉莉酸甲酯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周华兴,段国庆,江河,凌俊,胡玉婷(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种群遗传学研究[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王彦平1,张坤2,张佳兴2,姚晔2,姜凤友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内蒙古扎兰屯市气象局).不同播期气候条件对内蒙古东北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蔡涛(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三门峡市气象局).三门峡市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因子变化特征分析[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李艳兰1,朱自芬2,张悦3,蒋欣彤4,普连荣5,罗志敏6,马建明7,安正云1,刘坚坚1,沈祥宏1,胡新洲1,李祥1,杨进成1(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峨山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元江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心;易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红塔区种子管理站;华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江川区农业科学技术服务站).玉溪市油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孟智鹏1,2,郭海源2,刘诗涵2(河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新发展阶段驻马店市农产品加工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陈军,张海军,韩明明,蒋方山(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行距配置氨基酸水溶肥与甜菜碱对机收夏玉米生理效应与收获指数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李文凤1,李婕1,普家荣2,王晓燕1,单红丽1,张荣跃1,普金安2,李银煳1,黄应昆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发生为害调查分析[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新凤1,张国1,于居龙1,方继朝2,罗光华2,朱凤3,束兆林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吡蚜酮复配药剂对稻飞虱控制效果及蜘蛛安全性研究[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李小艳(宿迁市宿城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设施土壤障碍分析与平衡肥施用效果研究[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金武1,何奇2,杜兴伟2,朱新艳2,闻海波1,马学艳1,何义进1,邴旭文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基于江苏省河蟹主产区气象因子的产量BP神经网络预测[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王晓丹,王亚梁,张玉屏,向镜,张义凯,陈惠哲(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氮肥运筹对机插大穗型单季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孙芹1,徐学欣1,邓肖1,朱紫鑫1,张玉璐1,高国龙1,盖红梅2,赵长星1(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盐胁迫对小麦苗期荧光特性的影响及综合评价[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姜太玲1,罗鑫1,白丽娜1,段春芳1,2,周迎春1,刘倩1,严炜1,肖明昆1,李林虹1,刘光华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保山全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隆阳区农业绿色生产研究[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朱晓玲(河海大学法学院).耕地轮作休耕补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农学学报》编辑部.声明[J].农学学报,2022,第6期
-
任晓亮1,施羽露1,廖河庭1,杨晓曦1,钱信宇1,郑尧1,2,陈家长1,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策略[J].农学学报,2022,第5期
-
张海燕1,许莉1,杨爱国1,张银贵1,董飞2,徐剑宏2(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氰烯·戊唑醇不同用药时间和次数对小麦赤霉病及DON毒素的管控效果[J].农学学报,2022,第5期
-
李文凤1,王晓燕1,仓晓燕1,张荣跃1,单红丽1,卢文洁2,王长秘1,尹炯1,黄应昆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耿马甘蔗白叶病植原体昆虫介体调查与检测[J].农学学报,2022,第5期
-
陈安平1,胡昌雄1,陈国华1,殷红慧2,徐天养2,杨进波3,杨航3,张晓明1,4(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季豆西花蓟马种群的密度及空间分布[J].农学学报,2022,第5期
-
王媛媛(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水文相关地形因子的分析研究[J].农学学报,2022,第5期
-
刘伟1,王丽娟1,宋斌1,钱春阳1,王宁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力行(天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京津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机制研究 ——基于天津市农业科技人员的实证研究[J].农学学报,2022,第5期
-
刘艳1,2,刘帆1,2,王孜瑄1,赵翔3,刘新生1(咸阳市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咸阳市秦都区气象局).‘碧玉’萝卜大田种植农业气象指标及适播期研究[J].农学学报,2022,第5期
-
王文磊,李茜(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新业态和新功能视角下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以山西省泽州县为例[J].农学学报,2022,第5期
-
刘畅,曾毅,蔡雪琪,赵旷纬(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人—地—业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J].农学学报,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