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魏继华1,李佳益1,刘宏1,张建国1,2,罗红梅3,何彩云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沙棘根瘤内生菌株库构建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周杨1,周文斌1,马嘉伟2,阮忠强2,叶正钱2,柳丹2(缙云县农业农村局;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缙云县某复垦地块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价[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彭健健1,王增2,张勇2,刘海英3,顾光同4,彭欣怡1,吴家森1,叶子豪1,张申1,尚世宇1(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公益林和国有林场管理总站;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梅人工林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构建[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雅琳,李素艳,孙向阳,郝丹,蔡琳琳,常晓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2株木质素降解菌固体菌剂的制备[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裴顺祥,法蕾,杜满义,辛学兵(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北京九龙山暖温带森林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环境因子对中条山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分布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史航1,2,李兵1,2,郭建忠1,2(浙江农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业生物质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功能化枝状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吸附Cr(Ⅵ)的性能[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张斌,马星霞,张景朋,蒋明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含石蜡水基型有机木材保护复合制剂的性能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陈超意1,李万兆1,梅长彤1,黄河浪2(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数字散斑分析技术在定向刨花板水分吸放循环中的应用[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黄恺翔1,俞重阳1,钱海蓉1,上官方京1,汤璐瑶1,张博纳1,谢江波1,2,3(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散孔材、环孔材树种木质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赖梦霞,杜长霞,樊怀福(浙江农林大学园艺科学学院).黄瓜AQP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陈森1,2,陆世通1,2,李彦1,2,谢江波1,2,3,叶琳峰1,2,王忠媛1,2(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杉科植物枝/根木质部水分运输功能、机械强度与解剖结构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宋博华,高歌,高珊,孙琳琳,李冰雪(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基于热技术的活立木液流测量方法综述[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琛1,高彬嫔1,吴映梅1,郑可君1,2,武燕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基于PLUS模型的山区城镇景观生态风险动态模拟[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潘浪波,段伟,黄有军(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基于MaxEnt模型预测薄壳山核桃在中国的种植区[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何思笑1,2,张建国2(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刘琏1,陆吕佳1,胡渊渊1,2,戴文圣1,2,3,索金伟1,2,3,宋丽丽1,2,3,吴家胜1,2,3,喻卫武1,2,3,楼君1,4(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国家林业草原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香榧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站).不同月份不同树龄香榧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刘玉卿1,张华兵1,孙小祥1,李玉凤2(盐城师范学院苏北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1980—2018年江苏里下河平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热点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蔡梦卿1,黄璐2,严力蛟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于InVEST模型的杭州市典型年份年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张萍,张军,李佳玉,薛宇飞,李宇宸(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理苍山东西坡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龚苗苗1,蔡飞翔2,姜培坤1,曹玉成1(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融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沉水植物型生态净化系统处理农田退水的总磷去除动力学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黄颖利,关赢,秦会艳(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依据从面积到蓄积的转变[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胡海波1,2,邓文斌1,2,王霞1,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功能及构建技术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叶淑媛1,2,曾燕如1,胡渊渊1,龙伟2,汪舍平3,喻卫武1(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常山县林业水利局).香榧初结果母枝性状变化规律与结实能力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岳佳1,蔡颖萍2,吴伟光3(湘潭理工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契约农业对家庭农场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诗忆,黄奕孜,李舟阳,黄华宏,林二培(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张鸽1,2,王琦枝3,何媛1,2,曾倩婷1,2,何静1,2,王勇4,杨杰4,郑江坤1,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四川楠山林业司法鉴定中心;阿坝州林草种苗站).北川滑坡迹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环境解释[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隋夕然1,吴丽芳1,王妍1,2,王紫泉3,肖羽芯1,刘云根1,2,杨波1,2(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滇中岩溶高原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团聚体养分及酶活性特征[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郑凯文1,吴守欣2,张冬勇3,吴佳昊1,杜永斌1,樊建庭1(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卢氏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常山县林业局).不同种群云斑天牛对寄主取食和产卵的行为差异[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薛芮1,阎景娟2,魏玲玲3(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理论技术体系与研究框架构建[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文杰,崔露露,麻芸娇,梁海永(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4种柳树抗虫性和代谢组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