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邹立亮,曹宜婷(宜春学院).电力行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周思飞,李骏,张道明,薛浩亮,王小飞(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锂电池电解液电导率优化设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吴渝,冀志江,王永超,解帅,王静,马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十水硫酸钠/膨胀蛭石薄膜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储能科学与技术》编辑部.更正启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姜竹1,邹博杨1,丛琳1,谢春萍2,李传3,谯耕4,赵彦琦5,聂彬剑1,张童童1,葛志伟6,马鸿坤1,金翼7,李永亮1,丁玉龙1(伯明翰大学化工学院储能研究中心;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江苏大学智能柔性机械电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江苏金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热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吴敬华1,2,杨菁1,刘高瞻1,王脂胭1,2,张秩华1,俞海龙2,3,姚霞银1,2,黄学杰2,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锂电池十年(2011—2021)回顾与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袁治章1,刘宗浩2,李先锋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栗志展,秦金磊,梁嘉宁,李峥嵘,王瑞,王得丽(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能量转化与储存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镍三元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挑战及改善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李泓1,张强2(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蓄势赋能谋发展,勇毅笃行谱新篇——储能国家科技项目十年(2016—2025)总结和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张群斌1,董陶2,李晶晶1,刘艳侠1,2,张海涛1,2(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废旧电池电解液回收及高值化利用研发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牛少军1,2,吴凯2,朱国斌1,王艳1,曲群婷1,郑洪河1,3(苏州大学能源学院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华赢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循环过程中的膨胀应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耿晓倩1,2,徐玉杰1,2,黄景坚1,2,凌浩恕1,2,张雪辉1,2,孙爽1,陈海生1,2(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陈晓宇1,耿萌萌2,王乾坤1,沈佳妮1,贺益君1,马紫峰1(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工程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电化学阻抗特征选择和高斯过程回归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沈馨1,张睿2,赵辰孜1,武鹏3,张羽彤2,张俊东1,范丽珍4,刘全兵5,陈爱兵6,张强1(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金属锂电池中力-电化学机制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张华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全钒液流电池的技术进展、不同储能时长系统的价格分析及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张斌伟1,2,魏子栋1,2,孙世刚2,3(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先进电能源化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室温钠硫电池硫化钠正极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挑战[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翟朋博1,常冬梅2,毕志杰1,赵宁1,郭向欣1(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锂镧锆氧(LLZO)基固态锂电池界面关键问题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张俊1,2,3,李琦2,3,陶莹2,3,杨全红1,2,3(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钠离子电池筛分型碳:缘起与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王进芝1,韩晓蕾1,许超锋1,赵井文1,2,唐越3,崔光磊1,2(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基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储能钠电池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唐奡,严川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液流电池模拟仿真研究现状与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李育磊1,2,刘玮2,董斌琦2,夏定国1(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双碳目标下中国绿氢合成氨发展基础与路线[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郭凯强1,车海英2,张浩然1,廖建平2,周煌2,张云龙2,陈航达2,申展3,刘海梅1,马紫峰2,3(上海电力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工程系).B2O3包覆NaNi1/3Fe1/3Mn1/3O2正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胡英瑛,王静宜,吴相伟,温建国,温兆银(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管式ZEBRA电池的长循环性能与电压弛豫曲线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陈淼淼1,2,邵钦君1,陈剑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锂电池高比能量正极材料Cr8O21的制备及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邓林旺1,冯天宇1,舒时伟1,张子峰2,郭彬1(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坑梓分公司;弗迪动力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快充策略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李相俊,官亦标,胡娟,来小康(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我国储能示范工程领域十年(2012—2022)回顾[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李江峰1,2,李帅旗1,阮先轸3,徐磊3,张孝春3,宋文吉1,冯自平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纯电动汽车CO2热泵空调及整车热管理概述[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尹浩1,唐志伟2,王昊2,金翼3,丁玉龙4(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丰台分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金合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英国伯明翰大学).基于高密度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电热锅炉的分时配比供热系统[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 贡淑雅1,2,王跃2,李萌2,邱景义2,王洪1,文越华2,徐斌1(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防化研究院先进化学蓄电技术与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TiNb2O7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