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公爽,田金荣,李克轩,郭于鹤洋,许昌兴,宋晏蓉(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新型二维材料在固体激光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王琪1,2,梁静秋1,梁中翥1,吕金光1,王维彪1,秦余欣1,王洪亮1,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仪光学系统设计[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王雪飞1,2,卢振武1,王泰升1,鱼卫星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表面上表面等离激元波的光栅衍射行为研究[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李晨1,2,3,STOIAN Razvan1,程光华1,2(法国里昂大学让莫内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休伯特居里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超短脉冲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结构[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任升1,刘丽炜2,李金华1,胡思怡1,任玉1,王玥1,修景锐1(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纳米尺度下的局域场增强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张旭,邵双运,祝祥,宋志军(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光学三维扫描仪光强传递函数的测量和校正[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刘燕德,叶灵玉,孙旭东,韩如冰,肖怀春,马奎荣,朱丹宁,吴明明(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基于光谱指数的蜜橘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修景锐1,胡思怡1,李金华1,任升1,刘丽炜2(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基于近红外量子点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生物探针构建及应用[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马国鹭1,刘丽贤1,杨贵洋1,赵斌2(西南科技大学制造过程测试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参数可控长距无衍射光束的生成方法研究[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GOMON Daniel1,SEDYKH Egor1,RODRíGUEZ Sebastin2,IDELFONSO Tafur Monroy2,ZAITSEV Kirill3,VOZIANOVA Anna1,KHODZITSKY Mikhail1(ITMO大学;埃因霍温技术大学;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电环形谐振腔表面几何参数对太赫兹超材料吸收体性能的影响[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刘明,邓军,冯献飞,钱峰松(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光电子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灵敏度空间点目标探测系统设计[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王智1,沙巍1,陈哲1,王永宪1,康玉思1,罗子人2,黎明3,李钰鹏1,4(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初步设计与分析[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兰硕1,2,3,李新南1,4,徐晨1,4(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总体设计部;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激光合束光学系统气体热效应影响分析[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 王家骐1,曹健林2(《中国光学》;《中国光学》编委会).《中国光学》约稿信[J].中国光学,2018,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