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静1,2,林浩宇2,付豪2,吴梓楠2,韩小雷1,2(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8.5度设防区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探讨[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王顺1,廖武林1,姚运生2,张驰3,李井冈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防灾科技学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测线方位对微动线形台阵探测效果影响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万悦1,苏鹤军1,2,3,李晨桦1,2,3,周慧玲1,2,3(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野外研究站).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断层土壤气氡浓度强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张于晔1,乔宁1,蒋定之1,袁万城2(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考虑自复位影响的预应力节段拼装桥墩地震损伤模型[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闫小兵1,梁瑞平2,王伟君3,郝雪景1(山西省地震局;忻州市住房和建设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脉动在系舟山北麓断裂次级断裂探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吴明,杨晓东,刘洁(陕西省地震局).石泉井水位异常与九寨沟7.0级地震关联性探讨[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代言1,邓龙胜1,2,毛伟1,范文1,2,李培2,3(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马兰黄土液化特性及孔压模型参数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王启耀1,石卫2,韩振兴1,时航1(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咸阳市区饱和软黄土特性及成因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黎大玮,夏修身,张永强,马健行,罗辉(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金属橡胶桥梁支座剪切屈服后刚度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黄元敏1,2,马胜利1,李晓慧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震局).注水诱发地震的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赵密1,贾智富1,昝子卉2,黄景琦3,杜修力1(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不同场地条件下地连墙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季婉婧1,2,3,王金平2,宋姗姗3,4,薛明媚2(甘肃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基于ANP-SWOT模型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发展规划 ——以兰州市为例[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路晓辰1,2,杨立明3,杨兴悦2,王祖东2,王维欢2,高永国2,尹欣欣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青海省地震局).深度学习方法在地震事件分类中的应用及可解释性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周旺旺1,刘德稳1,2,赵洁1,陈李昊1,刘阳3,万锋1(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维远场长周期地震下考虑SSI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赵洁1,2,苏鹤军1,2,高曙德1,2,杨超2,郭赟3,孟维斌4,王文熙2,田洁2(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四川省地震局康定地震监测中心站;天水市地震局).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土壤气定点观测台站建设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孙磊,胡海军,严瑞珉,党进谦,张爱军,骆亚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压实黄土地基载荷浸水模型试验及湿陷变形计算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白卓立1,武永彩2,杨斌3,贾鹏1,徐晶1(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思源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西安云创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地震形变数据空间应用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许双安(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GNSS同震形变场及其断层滑动分布[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齐婉婉1,2,孙锐1,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定量评价[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张元生1,2,秦满忠1,2,钟美娇1,2,邹锐1,2,张卫东1,2,周涛1,2,郭晓1,2,刘旭宙1,2,李少华1,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甘肃气枪主动源的“地下云图”构建[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陈长龙,刘启方(苏州科技大学).三种非线性时变识别方法的对比研究 ——以2021年日本福岛地震为例[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庞炜1,何文贵2,吴赵3,张波2(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北京震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柴旦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高武平1,林逸1,张文朋1,徐新学2,闫成国1,曹井泉1,刘红艳1(天津市地震局;天津华北地质勘察局).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天津—塘沽段的电性结构及其意义[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任文博1,胡少磊2,刘云龙1,李佳佳2,李磊3(郑州大学;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三门峡市国道三一零南移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黄土湿陷系数与其物性指标的定量关系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吴良杰1,薄景山2,3,彭达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防灾科技学院).黄土地震古/老滑坡原始地形恢复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2期
-
陈赵慧1,2,阮永芬1,王鹏3,朱强3,闫明4,蔡龙4(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湖相沉积典型软土HSS模型参数取值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1期
-
李志恒1,2,金兴3,李红1,权腾龙1,张慧峰1(山东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问卷调查的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及需求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1期
-
屈俊童,张超,张翔,李正鑫,龙宁波,张健(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新型自复位变摩擦阻尼器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