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晓婷1,赖荣泉1,米月娥1,顾钢2,张榜1,王巧妮1(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控制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徐华苹1,2,贺小勇3,蒋洪丽4,张慧5,雷仲仁2,解海翠1,吴圣勇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南京市六合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京依科世福科技有限公司).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和对天敌智利小植绥螨的间接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水稻稻瘟病拮抗稀有放线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苏豪1,吕宝乾2,张宝琴1,吴琦琦2,卢辉2,唐继洪2,吴晓霜1,2(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草地贪夜蛾蛹寄生蜂 ——霍氏啮小蜂生物学特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孙英1,胡昌雄1,吴道慧1,陈国华1,殷红慧2,徐天养2,陈婷3,张晓明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方小花蝽和黄蓟马的种群动态及捕食功能反应[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王晓迪,冀顺霞,申晓娜,刘万学,万方浩,吕志创(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研究室).温度胁迫下昆虫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李发倩,李保平,孟玲(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植株结构对不同虫态蠋蝽搜索和捕食斜纹夜蛾幼虫行为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耿妍1,2,张世昌1,3,郭荣君1,张爱香2,Govrin Eri Moshe1,李世东1,沈瑞清4,罗明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北方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贝莱斯芽胞杆菌B006对不同水肥条件下娃娃菜生长及软腐病防效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杨思华,李曼,陈淳,徐春玲,谢辉(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线虫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巴氏新小绥螨对水稻干尖线虫控制能力的评估[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张治科1,虎花2,马荣3(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西花蓟马FoccOBP3的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特征[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兰明先1,白云梅1,王志江2,谢永辉2,朱法亮2,詹莜国2,曾舒泉1,吴国星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对紫茎泽兰具有除草活性的特基拉芽胞杆菌ZLSY5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筛选[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王晓迪,冀顺霞,申晓娜,刘万学,万方浩,张桂芬,吕志创(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研究室).碱基编辑技术及其在昆虫中的应用和展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钟宝珠,吕朝军,李朝绪,覃伟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槟榔产业工程研究中心).海南槟榔园昆虫病原线虫对红脉穗螟的致病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令利军,赵云花,马稳霞,冯升来,杨彩云,涂艺馨,张继(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猪毛蒿精油及其活性成分萜品-4-醇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刘华伟1,2,3,4,李朝绪2,3,4,李芬5,吕朝军2,3,4,吴少英5,覃伟权2,3,4(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海南省热带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椰心叶甲啮小蜂转录组分析及基因功能注释[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贾芳,陈景超,崔海兰,李香菊,谢家建,于惠林(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玉米田两种阔叶杂草苍耳和藜对草铵膦敏感性测定[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李贤1,2,符悦冠2,陈俊谕2,王建贇2,朱俊洪1,张方平2(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日本食蚧蚜小蜂与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联合控害影响因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田成丽,李茂海,刘金文,张金花,朱峰,李建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昆虫病原线虫JLSY 003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呼倩,杜相革(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纳米助剂对防治西花蓟马五种植物源农药的增效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李朝绪,吕朝军,陶柏辰,钟宝珠,黄山春,覃伟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院士团队创新中心).三种杀菌剂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羽化率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付翠翠,刘云,张玉娇(济南市林场).济南近郊山林双条杉天牛防治方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王春生1,2,智亚楠1,2,陈利军1,2,刘铭1,侯梦圆1(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河南省豫南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产香真菌GS-1挥发性物质特征分析及抑菌作用观察[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3期
  • 马光恕1,梁枭1,李梅2,刘明鑫1,陈玉蓉1,廉华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木霉菌对黄瓜生理特性及立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2期
  • 许萌杏,李凤芳,袁高庆,黎起秦,吴小刚(广西大学农学院).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JX-1防治番茄青枯病机理的初步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2期
  • 姜嫄,张翌楠,李志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大麦虫作为替代寄主和人工饲料繁育花绒寄甲对其繁殖生物学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2期
  • 滕春红1,冯曦茹1,徐永清2,谭洪鹤1,马艺倩1,陶波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花蒿叶醇提取物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及结构鉴定[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2期
  • 谢应强1,2,张洪志2,向梅1,张立猛3,王德玲4,李玉艳1,艾洪木2,张礼生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云南省大理州弥勒县红岩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烟蚜茧蜂的种群复壮技术[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2期
  • 冯印印1,李斌2,杨洋3,何佶弦4,安航1,闫芳芳5,安德荣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四川省烟草公司宜宾市公司;四川省烟草公司广元市公司;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烟草青枯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和抑菌机制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2期
  • 刘海洋1,2,刘龙1,刘新宇2,王敦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榆林市草原工作站).两株杀虫真菌对陕西榆林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