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培朋,母心灵,夏成德,史继静,薛继东,杨高远,张建,狄海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游离甲皮瓣联合第2趾复合组织瓣用于电烧伤后毁损性拇指再造的临床效果[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翁婷婷1,蔡程浩1,韩春茂2,王新刚2(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 与创面修复科).生物材料递送生长因子调控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孙礼祥,吴帅,张小薇,刘文杰,张凌娟(厦门大学药学院).基于单细胞RNA测序探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调控网络[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樊拂晓,李朋涛,夏正国,谢超琼,徐结苟,徐庆连(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外源性左旋肉碱对过度内质网应激介导的严重烫伤大鼠肝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肖健,张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面修复科).生长因子调控创面修复的进展与思考[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刘亦凡,江兆奇,黄瑶,倪鹏文,谢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创面修复中心).制备新型负压材料以构建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生基质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王鹏,王光毅,纪世召,马建明,汤焘(临汾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外科).碳点在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张凡.调节性T细胞通过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促进皮肤屏障破坏后的先天性炎症反应[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张凡.外用生长因子在皮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的临床指导原则[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张凡.与细胞外基质具有超亲和力的生物工程化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及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的三联疗法可促进1型糖尿病小鼠的创面愈合[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张凡.细菌通过白细胞介素1β信号通路诱导皮肤再生[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张凡.丝氨酸蛋白酶二肽基肽酶4和尿激酶是人类和小鼠瘢痕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分子[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7期
-
季超,肖仕初(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外科;全军烧伤研究所).负压伤口疗法在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李芳,蔡原,邓呈亮(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物治疗痤疮瘢痕的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黄洁,李书原,王雪欣,李林辉,叶小飞,纪世召(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外科;全军烧伤研究所;海军第九二九医院普通外科;海军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我国烧伤专业医护人员对Ⅱ度烧伤创面的早期处理的横断面调查与分析[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张路,王星童,褚万立(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医学部).自身免疫病相关慢性创面的研究和治疗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杨岚,杨青文,付妍婕(滨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临沂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坏疽性脓皮病发病机制与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赵令,宿凯笙,叶壮,姜振宇,陈露,龙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自身免疫病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李杨,王园园,邢可,李珊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现状及最新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田亚菲,刘毅(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烧伤康复中功能训练机器人的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董禹辰,黄容,赵聪颖,李学拥(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负压微环境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戴娇娇,王玲,邱海洋,黄鑫怡,田雨欣,彭琴,刘洋,官浩(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中心;烧伤与皮肤外科).自体毛囊单位提取移植术治疗烧伤后小面积继发性瘢痕秃发的临床效果[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张伟,黄红军,张俊峰,刘宝辉,李刚,石凡超,牛希华,杨林(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Ⅲ期与Ⅳ期压疮患者入院时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李顺堂,林源,欧斌贤,刘达恩,李德绘,农庆文,吴亚军,邱淑玫,黄振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综合治疗医源性库欣综合征患者感染性创面的效果[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于家傲,赵景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烧伤外科).重视自身免疫病相关性溃疡临床诊疗中的多学科协作[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
王蕴璋,苏晨,付思祺,刘立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九科;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急诊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瘢痕疙瘩中的成纤维细胞特性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