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素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服务市场的生成机制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7期
-
徐砚锋1,冯伟2(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化创伤与“想象的受害者”:马梅特的犹太身份书写[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7期
-
孙晓霞(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与艺术知识体系的革新[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7期
-
李春敏(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当代身体生产的基本形态[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7期
-
邓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问题”和“问题化”:传播理论实用主义传统的演化及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7期
-
曹劲松(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自觉[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宋道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民城市理念及其治理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张晓婧,宋泽芮(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百年历程及其基本经验[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陈杰1,2,詹鹏3,韦艳利2(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我国农村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及影响机制——基于不同队列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王文姬,顾江(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效率的测度及时空演化[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张录法(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策略与路径——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杨立华1,2,3,李志刚4,朱利平5(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法学院).环境抗争引发政策议程设置:组合路径、模式归纳与耦合机制——基于36起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杨代雄(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民法典》无权代理人责任制度的解释论[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郭小安(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环境下对舆论核心要素的再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胡友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自然美理论重建的三条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任平1,2,邱静文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三新”发展观:百年大党发展哲学创新的时代主题[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黄志军(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国家治理及其理念的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黄静(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红色三十年代”左翼视域中的鲁迅形象[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解学芳,申林(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智能+”时代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制度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朱冬亮,赵威(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家庭伦理到社区契约:农地流转实践逻辑演变[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任凡(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论身份关系诉讼中第三人的程序保障[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张明1,刘瑶2(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房地产价格走势与波动的驱动因素探析——来自全国31个省份与70个大中城市的经验证据[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魏永1,陈海涛1,曹鲁娜2(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南京出版社).数字舆论生态下的舆论引导与危机处置[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曾东1,王天成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互依性社会关系”与“具体的正义”——对马克思正义观实质的进一步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6期
-
倪咸林1,汪家焰,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新乡贤治村”:乡村社区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与优化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5期
-
常江1,2,田浩3(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生态革命:可供性与“数字新闻”的再定义[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5期
-
董淑芬1,2,李志祥3(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冲突与平衡[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5期
-
杨奇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技术可供性“改造”客观性:数字新闻学的话语重构[J].南京社会科学,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