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唐林1,2,3,罗小锋1,2,3,张俊飚1,2,3(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政策与农户环境行为:行政约束抑或是经济激励 ——基于鄂、赣、浙三省农户调研数据的考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张国兴1,2,雷慧敏1,马嘉慧3,马睿琨1(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兰州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公众参与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杨果1,郑强2,3,4(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工商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环境污染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吴昊玥1,何宇1,黄瀚蛟2,陈文宽1(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种植业碳补偿率测算及空间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张士云,江惠,佟大建,江激宇(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环境规制、地区间策略互动对生猪生产发展的影响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何艳秋,陈柔,朱思宇,夏顺洁,王芳(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策略互动和技术溢出视角下的农业碳减排区域关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曾昉,李大胜,谭莹(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产业转移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孙小燕1,韩培培2,刘小瑜1(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土地托管与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机制及效果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黄承梁1,2,燕芳敏3,刘蕊3,孙道壮3(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黄河研究院;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相晨曦,陈占明,郑新业(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环境外部性对出口结构和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 ——基于中国高耗能产业的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唐燕,孟繁玥(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城市矿产”产业生态效率动态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张梓太,程飞鸿(复旦大学法学院).论环境法法典化的深层功能和实现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姜玉梅1,2,孟庆春1,2,郭影2,3,王自然1,2(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社会超网络计算与决策模拟实验室;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基于“ENGO+核心企业”的中小供应商污染治理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张聪颖1,畅倩2,霍学喜2(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化对区域贫困治理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刘华军,吉元梦(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大气污染全球不平等的时空格局与演进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6期
  • 于连超1,2,张卫国2,毕茜2(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环境保护费改税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吗? ——来自《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许可1,张亚峰2(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绿色科技创新能带来绿水青山吗? ——基于绿色专利视角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辛宝贵,高菲菲(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生态文明试点有助于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韩艺1,2,谢婷1,刘莎莎3(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央环保督察效用逻辑中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调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吴蒙,周冯琦,程进(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空间冲突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王婧1,2,杜广杰1,2(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中国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及其影响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彭昕杰,成金华,方传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基于“三线一单”的长江经济带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闫东升1,2,孙伟3,4,陈东5,仝文涛1(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长江三角洲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李敏,龙开胜(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对能源稀缺影响的地域差异及门槛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张士强1,孟璐莎1,李跃2,3(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工商学院煤炭经济研究院;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宋晨晨1,何继江1,张浩然2(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欧盟国家生物质能源供热利用综合分区 ——欧洲经验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赵楠,盛昭瀚,严浩(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基于区块链的排污权交易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娄帆1,李小建1,2,3,白燕飞4(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1978年以来中国沿海与内陆经济格局的转折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金帅1,2,蒋思琦1,张道海1(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中心).考虑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企业生产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 李心晴,张力小,张鹏鹏,郝岩,熊欣(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城市食物-能源-水资源系统关联性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