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书1,范博凯2,顾芸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王翠翠1,夏春萍1,童庆蒙2,石苗苗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电商参与促进农户绿色生产吗? ——基于3省4县812户果农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王晓红,李宣廷,张少鹏(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多中心空间结构是否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来自中国地级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郭扬(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世界视域下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驱动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刘愿理1,廖和平2,蔡拔林3,石永明4,邱继勤1(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人民政府;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基于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与影响机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张莹1,2,3,陈涛峰4,陈洪波2,3,潘家华1,2,5(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扶持政策对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杨喆1,吴健2(青岛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石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促进的竞争法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袁华锡1,封亦代2,罗翔勇3,刘耀彬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制造业集聚如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福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姜鸿1,高洁2,张艺影1(常州大学吴敬琏经济学院;常州大学商学院).基于碳排放权价值的中国省域绿色贸易利益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申云1,贾晋2,洪程程1,张华泉1(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安置区空间重构对农户社区融入的影响及其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林民望(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协作治理行动何以改进环境绩效:分析框架与研究议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何芳,胡意翕(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规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的非线性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本刊编辑部.《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评估报告》书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李海棠,周冯琦(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法治的困境和出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朱于珂,高红贵,丁奇男,胡雅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地方环境目标约束强度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 ——基于数字经济的调节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5期
-
陈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碳中和概念再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徐清华1,张广胜2(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学商学院).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 ——基于28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田云,林子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张荣博,钟昌标(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智慧城市试点、污染就近转移与绿色低碳发展 ——来自中国县域的新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王晗1,何枭吟2,许舜威1(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郑州大学商学院).创新型城市试点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张忠民1,2,王雅琪2,冀鹏飞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双碳”目标的法治回应论纲 ——以环境司法为中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于文轩,胡泽弘(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双碳”目标下的法律政策协同与法制因应 ——基于法政策学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陈明华1,刘文斐2,王山3,岳海珺1(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差异分解及驱动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朱瑾1,2,陈艳萍2,刘畅2(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河海大学商学院).水权交易政策对地区水质水量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曹宇1,张琪2,李显冬3,4(内蒙古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双碳”目标实现的矿产资源法回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童昀1,2,何彪1,2,3(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省全域旅游研究基地;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吴德胜院士工作站).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效应及其形成机制 ——中国92个旅游依赖型城市的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吴丹,向筱茜(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双层诊断准则的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邓海峰,陈英达(清华大学法学院).“双碳”目标视域下的用能权权利属性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程钰,王晶晶,王泽萍,张丽丽,陈伟(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区域循环经济绩效的时空演变与创新驱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