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惠泽1,王辉1,王金平2,李宇航1,3,4,王文涛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碳中和背景下金砖国家气候政策、能源结构与碳排放的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赵晶晶,葛颜祥,李颖(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平感知、社会信任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公众参与行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吴江1,王梦2(西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调整的市场效应:补贴退坡、技术进步与销量爬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景国文(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碳减排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郭鹏飞(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评统一视角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张衔春1,冯琰玮2,徐元朔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与城市要素集聚演变及交互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廖斌1,李琳1,罗啸潇2,刘莹3(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城市蔓延、创新网络联通与区域协同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李芳1,吴凤平2,陈向南3,赵越2(常州大学商学院;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开放大学商学院).合作视角下的跨境水资源两级分配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姚鹏1,尤文浩2,孙久文3(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水资源“费改税”如何影响高耗水企业过度投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李国正,郑宏林,张彦钊(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字经济能提升超大特大城市承载力吗?——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杨雷1,2,潘勋章3,陈文颖1,2(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碳中和目标的公平性评价——基于碳配额分配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王明雁(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农业绿色流通的动力机制——基于三方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袁家海1,2,牟琪林1,许传博1,2,张健1(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与低碳发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绿氢产业发展政策仿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肖仁桥1,2,马伯凡1,钱丽1,沈佳佳1(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李鑫1,魏姗2,3,李惠娟4(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美欧碳关税政策的发展、影响及中国应对[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许统生1,蒋玉莲1,2(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对出口的影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孙慧1,2,丁辰鑫1,2,王芝炜1,2,宫圆圆1,2,闫新杰1,2,沈云鹏1,2(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固定资产引致碳排放与部门完全碳强度——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测算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封亦代1,袁华锡2,刘耀彬3(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孔芳霞1,刘新智1,2,周韩梅1,何强3(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西部非公经济发展与扶贫反哺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发展效应及其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余娟娟1,余东升2,张辉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碳排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胡宗义1,周积琨1,李毅2(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双循环”背景下企业海外关联行为与绿色技术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张国兴1,2,林伟纯1,Bin SU3,4(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兰州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系统工程与管理系).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何以生效?——基于弱排名激励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戚渊1,朱道林1,2,程建3,张嘉庆1,李瑶瑶1(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农地资本化困境:粮食增产与农户增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王家庭,姜铭烽(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土地财政对城市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宋长鸣1,蔡银莺2(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农保参与行为与退耕还林还草: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李俊姿,杨志海(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非农就业对农民环保参与的影响:私人与公共层面的异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马丁1,李硕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及治理政策应对[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杨来1,2,余碧莹3,2,冯烨4(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电动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以中国乘用车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郝佳馨1,胡健1,张文彬2(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资源环境水平差异及成因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
董正爱,张黎晨(重庆大学法学院).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空间维度与法治进路——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