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博洋1,李毅2,边浩志1,曹夏昕1,丁铭1(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管径与倾角对蒸汽-空气冷凝特性影响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张元哲,刘培,李政(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基于主导因素法的燃气轮机机理数据混合建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1期
-
孟冲1,2,左志涛1,2,3,郭文宾1,2,梁奇1,2,孙建亭1,2,陈海生1,2,3(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高压离心压缩机进口导叶调节规律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1期
-
刘阳,许子倩,张义云,刘小民(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S型仿生叶片对可逆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1期
-
陈子文1,王晓东1,郭翼泽1,叶昭良2,康顺1(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能量传递转化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考虑风剪切的漂浮式风力机气动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4期
-
吴学红,高磊,翟亚妨,王于曹,王怡莹(郑州轻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壳管相变蓄热器强化传热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4期
-
苗双双,陶建云,张程宾,陈永平(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蒸发器内流动沸腾过程的可视化实验及调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赵后剑1,谢箫阳2,高伟凯2,李晓伟2,吴莘馨2,牛风雷1(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液态铅铋合金横掠管束对流换热数值计算[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杨怡萍,姜培学,祝银海(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超临界CO2布雷登循环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4期
-
李好婷1,朱玉颖1,孔德1,张旭瞳1,王淑彦1,2(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天然气水合物高效开发重点实验室(东北石油大学)).多孔介质内颗粒流动特性及其对传热影响的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8期
-
卯鲁秦1,郭鑫1,黎霖1,乔渭阳1,仝帆2(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波浪前缘降低后掠叶片前缘噪声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8期
-
牛志田1,2,齐宏1,郝小鹏2,任亚涛1,宋健2(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计量科学研究所遥感实验室).空间基准黑体源发射率影响因素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9期
-
陆小飞,邱立龙,张启勇,胡良兵(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大型氦制冷机过程模拟技术应用研究综述[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李峰诚1,原晓芦2,邱琳1,刘金龙2,冯妍卉1,张欣欣1(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金刚石衬底原位生长石墨烯的复合结构热输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0期
-
韩增孝1,2,郭江峰1,2,张海燕1,2,陈俊霖1,淮秀兰1,2(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湿化循环燃机回热器加压湿空气流动换热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1期
-
刘亚光,朱桉楠,余鹏(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L10 FePt-金刚石界面热阻的双温度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1期
-
林涛,全晓军,郑平(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连续冷冻铸造制备超长定向孔隙毛细芯[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1期
-
郭安宁1,2,王良璧1,2(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铁道车辆热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扭转矩形管内二次流对强化传热的贡献[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1期
-
穆瑞琪,刘明,种道彤,严俊杰(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煤炭利用过程能势匹配程度对比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1期
-
葛寅飞1,祁影霞1,2,张凡1,黎业燊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新型有机朗肯循环工质R245fa/R152a PVTx性质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1期
-
吴荻,刘乃安,谢小冬,张林鹤,张阳,颜卫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坡度条件下湍流扩散火焰形态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8期
-
何志霞1,2,卢鹏1,玄铁民1,3,曹嘉伟1,王谦1,钟汶君1(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大学能源研究院;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柴油两段喷射碳烟生成的光学测试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8期
-
范学峰,刘仲铠,杨斌(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燃烧能源中心).正丙醚低温氧化特性的反应机理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8期
-
何旭,孔得朋,赵虓仝,王梓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油气与装备安全研究中心).冰腔池火边沿高度对冰壁侧腔形成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8期
-
王子豪,于敦喜,韩京昆,吴建群,夏祎旻,徐明厚(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烘焙对甘蔗渣燃烧PM10及沾污生成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8期
-
刘琪麟,赖焕新(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分段拉伸网格在分段点附近的平滑处理[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张灿灿,张永乐,吴玉庭,鹿院卫,马重芳(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熔盐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实验研究及对比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陈景祥,徐兵兵,高兴龙,陈钦(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烧结型涂层管内R410A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王淑香1,徐立2,童军杰1,徐进良3,何振华1(广州航海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疏水性润湿梯度表面液滴脱离过程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7期
-
付建欣1,赵军1,邓帅1,王珺瑶2,徐耀锋1(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关于吸收式碳捕集热力学机制的探索[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