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令海1,袁洋2,范真真3,张立红1,喻正伟1,袁之伦1(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水平评估[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王逊,樊赟,史强,孙海涛,李宇浩(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压水堆核电厂氚的监测与排放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王冬,冷强(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控制站网络风暴防范与处置[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李钢,杨仲秋,杨斌,周冬亮,李岩,闫海霞(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电容积分弱电流测量I/F变换电路[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孙林辉,魏绍明,范义,纪晖,陈衡,张金甲(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式放射源视频监控报警仪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姚向豫,殷生华,孟德香,杨小平(中核(北京)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长寿命D—D小型脉冲中子发生器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夏文明1,节帅1,2(海军工程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2330部队).有机闪烁体探测器数字化信号处理电路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万新峰,陈祥磊,代传波,郭晓彬,施礼,艾烨,刘单,郑文祥(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放射性气溶胶在线监测系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沈华亚,韩毅,陈法国,李国栋,杨明明,池晓淼,马翔宇,梁润成(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柔性硅基聚合物-钨复合材料γ射线屏蔽性能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魏雄,冯杨洋(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子发生器中子产额智能控制方法初探[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张浩然,胡小利,杨海峰,于淼,陈添(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筒式过滤器外辐射场规律模拟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马弢,李建伟,孟丹,张富国,商洁,马英豪,杨柳,张艳婷,畅翔(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短寿命γ放射性气溶胶在线监测仪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夏广鹏1,2,杜泽2,张雍2,朱光宇2,谢宏明2,李志学2,3,魏源2,3,顾可伟2,宋睿1,2,景龙2,3(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10B+Si快中子探测器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罗忠1,王玉林1,朱吉印1,甄建霄1,朱学微2(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规划所).中国先进研究堆安全棒驱动系统故障测试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2期
-
王倩1,居治豪1,许忠扬2,周青芝1,李伟伟1,李桂元1,胡少华1(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长期密封矿样氡射气系数测量方法优化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江晓宇1,2,李福生1,2,王清亚1,2,罗杰3,郝军1,2,徐木强1,2(东华理工大学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分数阶小波变换法去除X射线荧光光谱噪声[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李永春1,2,丁伯江3,李妙辉3,王茂3,刘亮3,吴陈斌3,4,闫广厚3,4(深圳大学新能源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AST 4.6 GHz低杂波天线端口探针系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刘世梁1,王海涛1,杨林森2(东华理工大学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子发生器靶高压电源优化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李蒙胜1,安冬1,2,叶井启3,须颖1,邵萌1,李新然4(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微纳检测与运动控制研究院;辽宁江扬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建筑大学分析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高斯-拉普拉斯金字塔法重建多分辨率锥束CT三维图像[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舒先来1,2,刘智民1,2,谢亚红1,2,潘军军1,王娜1,2,陈世勇1,蒋才超1,刘胜1,谢远来1,2(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负离子源全固态大功率射频源功率控制策略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支叶1,2,储中明3,朱立新4,程司农1,2(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HEPS磁铁电源控制系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赵江滨,何高魁,刘洋,杨昉东,王超,邵俊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裂变电离室中子探测效率与灵敏度MC模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曹杨,胡传皓,喻川,李雪刚,胡世敏,胡瑶函,段志强,白彬,曾国强(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BGO闪烁体电流前置放大器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鲁皖1,2,何高魁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纳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信赖域算法解析X射线荧光光谱[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王飞鹏1,2,熊厚华3,陈超1,沈水法1,4,陈帅1,孙国民1,王亮1,赵埕萱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电子电气与物理学院).反冲质子望远镜中子监测系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周程1,蒋若澄1,李强2,曹鹏涛2,汤晓斌3,龚频3,张金钊4,周文清4(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连云港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小型化海洋核应急在线监测系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彭翠云,刘才学,何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核功率测量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杨雯晶,乔志伟(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双通道小UNet级联网络法重建低剂量CT图像[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崔佳彬1,于小亿1,张瑶2,袁野2,3,邢天宇2,3(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成对抗网络法高强度束流实验束流模拟重采样[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
王相星1,2,程鹏1,王建超1(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MC模拟闪烁体阵列探测器能量沉积分布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