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黄朝斌(湖北经济学院).南丰傩面具的仪式信仰与审美述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严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研室).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社会心态建设[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徐杰舜1,何月华2,3(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科技大学;西南大学).汉族迁入岭南钩沉[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周锦章(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农民工子女抗逆力培育路径刍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袁方成1,2,3,陈泽华4(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中心).“种文化”: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治理的制度创新 ——以湖北利川为表述对象[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胡玉萍(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试论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汉合校的应有之义 ——以新疆民汉合校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邓涛1,吴开松2(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综合素养学部;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治理现代化导向下民族地区社区发展转向与路径选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余永红(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间艺术研究中心/美术与设计学院).圆顶山秦墓“饰鸟虎熊车型器”含义新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李才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回娘家”习俗的变迁及其对女性生活空间建立的意义 ——基于三代农村女性的田野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罗峰1,吴芷怡2(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体制性空间 ——基于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的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王晴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印度圣牛、种姓政治与教派冲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芦婷婷(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清雍正朝开辟六里苗疆述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王超文1,黄剑波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书法之变与传统的断续[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李银兵,曹以达(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与艺术:民族志书写的当代性[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付来友(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西南大学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表征、制度与观念的“三重奏” ——一个山东村庄宗族文化变迁的考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周大鸣(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移民与珠江三角洲城镇的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邢海燕,包莉莉(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都市人类学的新拓展 ——第十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